辛翠玲:美中关系进入弹性的多层次战略时代

中山大学政治经济系教授辛翠玲。(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中评社高雄11月15日电(记者 高易伸)中山大学政治经济系教授辛翠玲15日出席“美中台三边关系”论坛时认为,当前美中已无法像当年美苏冷战时的一刀切,而是极富弹性且多层次的战略关系,战场渠道至少有三。最高阶国安战略仍高度对峙竞争;中间层次的“经济事务”仍可透过谈判进行合作,只是美国仍想保持主导;至于全球气候议题,则被视为“第二次乒乓外交”,也是美中建构融冰与保持弹性沟通的管道,属于美中关系第三层次。

  两岸圆桌论坛协会理事长、前陆委会特任副主委张显耀今天在高雄莲潭会馆主办论坛,与谈者包括高雄师范大学校长吴连赏、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丁仁方、中山大学政经系教授辛翠玲、树德科技大学教授吴建德、义守大学副校长李梁坚、嘉南药理大学教授余元杰等人。前海军官校校长金丰乡、前蓝委林寿山、中华两岸企业双向投资联盟总召集人杨映国、“救国团”前主任杨煜德等人与会。

  辛翠玲在座谈会上表示,当前美中关系无法一刀切,应该采多层次战略关系去观察。对比过去美苏冷战,从政治经济到社会几乎是泾渭分明的一刀切,当时所衍生的战略安全与经济安全也是一致性的。但现在的美中关系已把各自的战场、议题分成好几个层次,且赋予不同等级的程度及意义。

  辛翠玲分析说,首先是最高级别的战略国安问题,这是美中关系“最紧绷的一环”。下面包括过去特朗普延续下来的印太战略、最近发展出来的美英澳(AUKUS)联盟、再加上更早的五眼联盟(FVEY)、以及从欧洲拉过来的北约(NATO),北约跟东亚日韩也具有伙伴关系,因此美中在国安战略议题上是保持高度对峙与竞争的。

参与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合影。(中评社 高易伸摄)

  辛翠玲说,其次是中间层次的“经济型事务”。拜登在竞选时期,乃至于上任后,送出来的讯息是美中要有合作空间,但美国又不想放掉自己所保持的竞争立场。拜登试图透过美中贸易关系,透过制度化、法制化与多边组织去处理,但当中有个关键,就是美国依旧想保有贸易谈判主导者的角色。因此美中在经贸问题上可以合作,但必须谈判,双方也不排除彼此的供应链再接。

  辛翠玲指出,美中第三个战场很有趣,就是从今年4月美国以气候为名派遣特使凯瑞(John Forbes Kerry)与中国进行高层互动、拜访。国际上对美中这样的互动抱持着“问号”。认为美中是否藉由气候议题铺陈“第二次乒乓外交”,作为双方弹性或融冰的预备管道。她认为,美中关系现在至少有三个战场,且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与任务各自不同。

  辛翠玲说,这种三手布局是非常有弹性的。只是台湾被摆进来后,有没有足够的弹性来面对美中?一旦美中融冰,台湾有没有能力自保?台湾必须要更全观,把美中各个议题设定分类在何种管道与舞台上,找出究竟是战略型通道或技术型通道。

  辛翠玲认为,面对中国内政的政治变化,台湾当然希望保有和平繁荣,但面对新的政治情势,台湾必须谨慎以对。

  对于未来国民党两岸路线观察?

  辛翠玲认为,国民党的走向可以应对中国大陆的善意与友善,但面对共产党该如何拿捏,恐怕国民党也需要美中关系的这种弹性,国民党要细腻关注细微差异跟台湾民意接轨,否则将陷入困境很难赢得选战。

“美中台三边关系”座谈会。(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中山大学政治经济系教授辛翠玲。(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中评社高雄11月15日电(记者 高易伸)中山大学政治经济系教授辛翠玲15日出席“美中台三边关系”论坛时认为,当前美中已无法像当年美苏冷战时的一刀切,而是极富弹性且多层次的战略关系,战场渠道至少有三。最高阶国安战略仍高度对峙竞争;中间层次的“经济事务”仍可透过谈判进行合作,只是美国仍想保持主导;至于全球气候议题,则被视为“第二次乒乓外交”,也是美中建构融冰与保持弹性沟通的管道,属于美中关系第三层次。

  两岸圆桌论坛协会理事长、前陆委会特任副主委张显耀今天在高雄莲潭会馆主办论坛,与谈者包括高雄师范大学校长吴连赏、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丁仁方、中山大学政经系教授辛翠玲、树德科技大学教授吴建德、义守大学副校长李梁坚、嘉南药理大学教授余元杰等人。前海军官校校长金丰乡、前蓝委林寿山、中华两岸企业双向投资联盟总召集人杨映国、“救国团”前主任杨煜德等人与会。

  辛翠玲在座谈会上表示,当前美中关系无法一刀切,应该采多层次战略关系去观察。对比过去美苏冷战,从政治经济到社会几乎是泾渭分明的一刀切,当时所衍生的战略安全与经济安全也是一致性的。但现在的美中关系已把各自的战场、议题分成好几个层次,且赋予不同等级的程度及意义。

  辛翠玲分析说,首先是最高级别的战略国安问题,这是美中关系“最紧绷的一环”。下面包括过去特朗普延续下来的印太战略、最近发展出来的美英澳(AUKUS)联盟、再加上更早的五眼联盟(FVEY)、以及从欧洲拉过来的北约(NATO),北约跟东亚日韩也具有伙伴关系,因此美中在国安战略议题上是保持高度对峙与竞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