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电影业充满期待
中评社北京1月3日电/据北京青年报报导,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度全国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7.12亿,全国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255.11亿元,在总票房中占比为84.85%。
300亿的票房收入,对全国电影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数字。从近年来的情况看,除疫情暴发之初的2020年电影票房收入跌落到200亿外,其他年份都远高于2022年——2021年为472亿元,2019年更是达到了642亿元,2018年为609亿元。
随着政策的优化调整,中国电影业可望走出低谷,观众重回影院的光明就在眼前,关键就看电影界拿出怎样的影片来迎接观众的回归。特别是今年春节,有没有拿得出手的贺岁片,有没有可以让观众疯狂的巨作,对找回广大观众十分重要。
可以想见,此时一些影视公司正在为没有做好拍摄优秀影片的准备而懊恼,特别是手中有好剧本却没有很好准备的影视公司,更是为自己没有做好疫情政策调整的准备而后悔。不过不要紧,只要剧本好,只要拍摄足够精良,好电影不怕晚。广大观众已经有了重回影院的信心和热情,就会耐心等待,关键要看影视公司推出的影片是否足够优秀,是否能够与观众形成共鸣。
尽管2022年是电影票房收入较低的年份,但其中一些好影片仍然深受观众欢迎。譬如《长津湖之水门桥》《独行月球》《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万里归途》《狙击手》等,票房收入都还不错,特别是《长津湖之水门桥》,总票房突破了40亿元。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这些影片的票房收入一定都能翻番。好影片永远不会没有市场,也不可能没有观众,没有市场的影片,也不可能是好影片。
2023年应当是电影业走出低谷的关键年份,就看电影界如何抓住良好机会,拍摄出能够把观众拉回影院的好影片了。从近年来居票房排行榜前列的影片看,把时代精神与人的需求紧密结合,升华人格魅力,展现高尚品格,激发内在动力,表达精神气质的影片,大多深受观众喜爱,也容易把人的情感融化,把人的精神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