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每日排300亿微胶粒 污染海洋

  中评社香港1月3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微塑胶、塑化剂污染无处不在。《大公报》上月推出有关微塑胶污染的专题报道后,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团队日前亦发表了本港6条主要的雨水渠,以及三间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微塑胶和塑化剂的调查分析,估算经污水厂每日排放到海洋的微塑胶最高可达268亿粒,而经由雨水渠排入海的微塑胶,每日最高达32.1亿粒。

  研究团队更首次发现本港雨水渠的排水中含有高浓度的塑化剂,一条渠最高每年可排放近30公斤的塑化剂入海洋,情况相当惊人,研究团体建议政府改进本港雨水及污水处理技术,以减少微塑胶及塑化剂对海洋的污染。\大公报记者盛德文

  有关研究由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政府渠务署合作完成,两项科研成果分别发表于环境科学著名期刊《Water Research》以及《Environmental Pollution》学术期刊上。

  雨水渠排放塑化剂严重

  城大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美仪在上月28日的视像新闻发布会表示:过去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厂的排水是环境中微塑胶污染的主要来源。研究团队分别在去年的旱季和雨季,有系统地监察3间具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以及覆盖本港大部分地区的6处雨水渠排水中的微塑胶及塑化剂,进行环境调查。

  结果显示,即便有较高微塑胶去除率,污水厂依然是主要的微塑胶排放源,估算显示全港污水厂每日排放44.8-268亿粒微塑胶到海洋。6处雨水渠按每天排放量估算,可排放2.24-32.1亿粒微塑胶。当中更在雨水渠的排水中首次发现含有高浓度的塑化剂,一条雨水渠每年排放的塑化剂高达29.4公斤,含量高于污水处理厂27.4公斤的排放量。

  高级污水处理“除胶”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