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国安教育如雨后春笋 港府须加力

笔者近期观察,在香港国安法之下,国安国情教育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绽放(中评社 梁帆摄)

  中评社香港10月30日电(记者 梁帆)过去两年,香港面临的严峻挑战促使整个社会反思香港教育出现的症结。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年多以来,国安教育在香港学校全面推进,以及在近期《2021年施政报告》中,港府亦提到新一代港人须具备国家观念,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及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之下,要帮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及态度,巩固国家观念、认识国情,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日前,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发表“国庆活动及国情教育问卷调查”,收到315份有效回应,结果显示有近8成半的受访教师表示学校有举行“国庆节升旗礼”,为历史新高。近9成教师认为,“国旗、国歌、国徽及升旗礼”应纳入国情教育。调查同时发现,77%受访教师对国庆活动能否增强学生的国家归属感持积极态度。

  就笔者观察,香港踏入“二次回归”后,愈来愈多学校认同培养学生国家观念的重要性,在香港国安法之下,国安国情教育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绽放,港府须迎风扶摇而上,对教育界提供更大的专业支援,确保“春笋”变为支撑香港未来的“韧竹”。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在近日的“2021年施政报告相关措施记者会”上表示,教育局继续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方式,全力支援学校在课堂内外全方位推动国民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包括跟进每一间学校的校本计划、加强教师培训、更新课程、提供教学资源和举办多元化活动等,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国情、《宪法》、《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概念。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国民身分的认同,并加强师生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香港教联会副主席胡少伟根据“国庆活动及国情教育问卷调查”结果指出,超5成学校指出欠缺相关教学资源,近半学校反映教师未掌握相关知识,有34%受访者表示“欠缺专职人员统筹”,约一成半学校认为教育局相关指引不够清晰,64%的调查者对教授与国家安全相关课题的信心一般。他呼吁教育局能够加强支援,让学校进一步做好国安教育的工作。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中评社 梁帆摄)

  笔者认为,学校推展国家安全教育虽尚属起步阶段,但教育界已认识到国安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主动促进国安教育发展,反而是政府未及时提供足够援助,亦未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对此,可以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促国安教育行稳致远。

  学生方面,港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制作国安教育教材,且将教材细分化、多元化,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内容,开设国安课程并纳入考核,还可以开发不同种类,更具互动性的国安教材及游戏,提高纵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举办观看话剧,学习传统节日历史等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认识国家。其次,亦可将升旗仪式、唱国歌常态化,并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主动参观有关展览。

  另一方面,须加强对教师的国安知识培训,可以定期举办国安教育线上线下培训讲座。在学校中设立专职统筹国安教育,与学校老师相互配合,提高相关工作开展的效率。成立跨专业团队,共同编写国安教育教案,到校讲解对教师进行培训。港府应及时、有效检查学校对于老师管理方面的问题,制订一套教师专业操守指引,为香港教育正本清源,对于个别涉及违法、师德的教师,要严肃惩处。

  今时今日香港社会重回正轨,教育界亦积极加大国安教育的力度,国情教育活动增幅创历史新高,如雨后春笋般,焕发勃勃生机。对此,笔者认为,港府及教育局应更加积极有为,求真务实,杜绝“画大饼”,做好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推行者及监管者,迎着风“扶摇而上”,对教育界提供更大的专业支援,确保“春笋”变为支撑香港未来的“韧竹”,同时整个香港社会、教育界亦应大力支持国安教育,随时做好充分准备。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国庆活动及国情教育问卷调查”记者会现场(中评社 梁帆摄)

笔者近期观察,在香港国安法之下,国安国情教育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绽放(中评社 梁帆摄)

  中评社香港10月30日电(记者 梁帆)过去两年,香港面临的严峻挑战促使整个社会反思香港教育出现的症结。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年多以来,国安教育在香港学校全面推进,以及在近期《2021年施政报告》中,港府亦提到新一代港人须具备国家观念,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及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之下,要帮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及态度,巩固国家观念、认识国情,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日前,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发表“国庆活动及国情教育问卷调查”,收到315份有效回应,结果显示有近8成半的受访教师表示学校有举行“国庆节升旗礼”,为历史新高。近9成教师认为,“国旗、国歌、国徽及升旗礼”应纳入国情教育。调查同时发现,77%受访教师对国庆活动能否增强学生的国家归属感持积极态度。

  就笔者观察,香港踏入“二次回归”后,愈来愈多学校认同培养学生国家观念的重要性,在香港国安法之下,国安国情教育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绽放,港府须迎风扶摇而上,对教育界提供更大的专业支援,确保“春笋”变为支撑香港未来的“韧竹”。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在近日的“2021年施政报告相关措施记者会”上表示,教育局继续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方式,全力支援学校在课堂内外全方位推动国民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包括跟进每一间学校的校本计划、加强教师培训、更新课程、提供教学资源和举办多元化活动等,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国情、《宪法》、《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概念。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国民身分的认同,并加强师生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香港教联会副主席胡少伟根据“国庆活动及国情教育问卷调查”结果指出,超5成学校指出欠缺相关教学资源,近半学校反映教师未掌握相关知识,有34%受访者表示“欠缺专职人员统筹”,约一成半学校认为教育局相关指引不够清晰,64%的调查者对教授与国家安全相关课题的信心一般。他呼吁教育局能够加强支援,让学校进一步做好国安教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