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中评社北京12月28日电/据人民网报道,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巨大成效。

  该系列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相关院属单位,充分发挥建制化队伍优势与学科积累优势,在长期系统性工作基础上编制而成。由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湿地研究报告》,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编制形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城市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编制形成了《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

  各报告科学分析和揭示了上述生态系统和区域的长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化状况,幷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可利用湖库淡水资源总量显着增加,湖库对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凸显;大部分湖泊透明度上升,湖泊富营养化得到明显遏制;重要湖泊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湿地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湿地面积整体呈现恢复态势,保障我国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着;湿地碳汇功能显着提升;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断创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恢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结论显示:我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骨干体系基本建成,水土流失防治卓有成效;建成了高效的山地灾害防控体系,山地灾害减灾成效显着;山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胜利,山区产业结构得到显着优化,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