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毅谈粤港合作的新模式与新功能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兼总裁岳毅(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10月27日电(记者 张心怡)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兼总裁岳毅日前出席广州南沙粤港合作论坛时指出,依据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广州南沙人民币金融市场及改革开放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将迎来高水平的繁荣与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和人民币资产中心的融合发展会使香港金融市场如虎添翼,发展速度会超过传统金融业务,加快使香港转型升级成为媲美纽约、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他相信,粤港深度合作将在南沙结出丰硕的成果,习主席提出的港澳要“四个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发展实践的指示,必将在南沙得到生动的践行。

  岳毅在发言中介绍,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提出的“在广州南沙规划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粤港深度合作高标准规划,在广东省委、广州市委、南沙区委的支持下,4月14日成立了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是粤港深度合作园开发和建设管理的高层决策常设咨询服务机构,采用接近香港成熟的咨询委员会运作模式,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开会,接受咨询,反馈两地专家智慧,交流香港经验和沟通两地意见,共同提出符合粤港合作的情况和实际需求,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建议。

  岳毅谈到,咨委会成立以来,两地委员和专项工作组专家克服了疫情带来的不便,采用线上线下会议等形式,开展交流。在土地规划、数据联通、商贸合作、金融合作、青年双创、政策研究、科技合作、专业服务等专项合作方面取得进展。尤其是在土地规划方面,内地与港方专家多次就港式社区及港人子弟学校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线上沟通,港方专家就规划用地合理性,交通便利、人与自然、社区与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积极富有建设性意见,特别提出了“大学路”、“创智天地南沙”的概念。

  “10月11日,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作为大湾区第一个粤港合作的多功能前沿平台,是为咨委会委员以及准备以广州南沙为平台,推进粤港合作的非牟利组织提供免费办公支援与服务人才。”岳毅称,服务中心可以发挥机构群体效应,促进大范围、多层次的粤港合作交流,促进香港小社区的发展与提升,做好粤港合作的解说员,解决粤港之间“不知道”的问题。还可以为港人港企融入大湾区,参与祖国发展实践提供各种恒常务实的服务与咨询,并利用南沙良好的政策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开展研究,不断深化大湾区发展的理念,引领大湾区一体化不断向前,深入发展。

  岳毅指出,香港与南沙在金融、商贸、青年双创、土地规划与政策研究方面具有深层次合作基础,尤其是在金融合作方面,香港是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穗港两地的金融合作要建立在各自在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大局中定位,两地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在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基础上,共同服务于中国发展的新格局。长期看,香港的繁荣发展需要内地的巨大发展空间,并充分利用内地政策支持,需要借助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快速发展,以进一步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聚集亚洲甚至全球的金融供需资源,为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经济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岳毅表示,南沙是大湾区几何中心,具有地理、人才、国家和省自贸区政策的优势。但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建立的过程,是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形成的最后标志。目前,内地还不能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人民币在全球的结算仅5%,且不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南沙及内地成为作为以人民币为中心的金融市场并成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仍需时日。

  关于南沙粤港金融合作,岳毅在发言中提出四项建议:第一,鼓励南沙公司来港设立投融资平台。鼓励南沙公司来港设立机构融资平台、财资中心和海外资金管理中心,利用两个市场和资源优势,在香港筹集资金,支持港口、航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南沙区的发展引入活水。首先,税务政策方面,香港税制被公认为是全球最精简、最透明和最有效的税制之一;其次,香港资金成本低于内地,融资成本较低;此外,为提高香港吸引企业财资活动的全球竞争力,香港为合资格企业财资中心提供税务优惠,符合条件的利润税率减半,并允许就向香港境外相联法团借入资金的利息开支扣减利息。

  第二,鼓励南沙公司来港上市。香港证券交易所是中国企业重要的离岸集资中心;沪港通及深港通覆盖港、沪、深的2,000多支股票;建议南沙区与港交所开展合作,建设南沙粤港资本市场服务平台,进一步助力南沙企业来港上市,拓宽香港及国际资金对南沙区发展的投资渠道。

  第三,鼓励来港发行绿色债券。目前香港政府支持绿色债券计划的借款上限2,000亿港元,且会设立绿色债券资助计划,用于补贴绿色金融认证计划的成本。南沙区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亦有巨大的金融需求。香港市场可以发挥其叙做绿色贷款项目的经验,助力自贸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持续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南沙区已推出多项优秀金融创新试点项目。例如全国首例中资银行境外分行不动产抵押项下跨境融资业务、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香港+保税港区”飞机跨境转租赁项目、全国首单美元结算的跨境船舶租赁资产交易等项目;南沙区在完善全球金融综合服务基地建设方面,目前已开展熊猫债、银信供应链资产支持票据等多项跨境创新业务,与德交所集团、新加坡交易所等20家境外知名交易所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投融资和结算的便利化。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兼总裁岳毅(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10月27日电(记者 张心怡)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兼总裁岳毅日前出席广州南沙粤港合作论坛时指出,依据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广州南沙人民币金融市场及改革开放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将迎来高水平的繁荣与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和人民币资产中心的融合发展会使香港金融市场如虎添翼,发展速度会超过传统金融业务,加快使香港转型升级成为媲美纽约、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他相信,粤港深度合作将在南沙结出丰硕的成果,习主席提出的港澳要“四个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发展实践的指示,必将在南沙得到生动的践行。

  岳毅在发言中介绍,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提出的“在广州南沙规划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粤港深度合作高标准规划,在广东省委、广州市委、南沙区委的支持下,4月14日成立了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是粤港深度合作园开发和建设管理的高层决策常设咨询服务机构,采用接近香港成熟的咨询委员会运作模式,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开会,接受咨询,反馈两地专家智慧,交流香港经验和沟通两地意见,共同提出符合粤港合作的情况和实际需求,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建议。

  岳毅谈到,咨委会成立以来,两地委员和专项工作组专家克服了疫情带来的不便,采用线上线下会议等形式,开展交流。在土地规划、数据联通、商贸合作、金融合作、青年双创、政策研究、科技合作、专业服务等专项合作方面取得进展。尤其是在土地规划方面,内地与港方专家多次就港式社区及港人子弟学校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线上沟通,港方专家就规划用地合理性,交通便利、人与自然、社区与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积极富有建设性意见,特别提出了“大学路”、“创智天地南沙”的概念。

  “10月11日,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作为大湾区第一个粤港合作的多功能前沿平台,是为咨委会委员以及准备以广州南沙为平台,推进粤港合作的非牟利组织提供免费办公支援与服务人才。”岳毅称,服务中心可以发挥机构群体效应,促进大范围、多层次的粤港合作交流,促进香港小社区的发展与提升,做好粤港合作的解说员,解决粤港之间“不知道”的问题。还可以为港人港企融入大湾区,参与祖国发展实践提供各种恒常务实的服务与咨询,并利用南沙良好的政策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开展研究,不断深化大湾区发展的理念,引领大湾区一体化不断向前,深入发展。

  岳毅指出,香港与南沙在金融、商贸、青年双创、土地规划与政策研究方面具有深层次合作基础,尤其是在金融合作方面,香港是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穗港两地的金融合作要建立在各自在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大局中定位,两地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在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基础上,共同服务于中国发展的新格局。长期看,香港的繁荣发展需要内地的巨大发展空间,并充分利用内地政策支持,需要借助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快速发展,以进一步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聚集亚洲甚至全球的金融供需资源,为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经济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