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证券日报发表记者王丽新评论文章表示,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从三组数字可知其然:一是2021年新房销售18万亿元,房地产占GDP的6.8%;二是房地产产业链条长,上下游相关行业有50多个,居住消费涉及面广;三是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国平均每年新增住房建筑面积超10亿平方米,有足够发展空间提供支撑。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稳定房地产业可带动相关产业繁荣扩大内需。
文章指出,一方面,要重视房地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和民生福祉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其中的风险,汲取教训。要满足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修复市场信心,又要防止炒房者卷土重来,需要高超的政策艺术。
房地产不可过度金融化,亦不宜妖魔化,应助其从需求端恢复生机。今年以来,各地已累计出台楼市新政超500次,但“因城施策”仍有优化空间。一方面,流动人口和城市自然新增人口将成为“刚需”主要动力源,要进一步精准施策满足这类购房需求,比如适当松绑限售限购等;另一方面,住房改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之一,这是房地产发展的持续动能。集中在大城市的3亿新市民,规模上接近中产及以上人群,潜力非常大,可在调降二套房首付比例、放松认房认贷、多子女家庭购房优惠等政策方面释放改善需求,同时通过人地挂钩实现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
文章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这一表述饱含新意,体现了保持优质头部企业市场活力和引领力的意图。要做到这一点,金融服务必须跟上。
11月份以来,支持房企融资的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截至目前,银行给予房企的授信额度已超4万亿元,多家企业中期票据储架式注册发行额度合计超千亿元,25家房企发布了股权融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