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长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中评社北京12月21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坚持系统观念,着眼长远发展,统筹谋划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立意新、发力准、举措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扩大内需战略主要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细化落实举措,与《纲要》共同形成战略、任务、措施成体系的可操作的政策安排。在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方面,《纲要》和《实施方案》着力破解“有效”二字,释放投资潜能,为未来把握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指出了方向。

  进入新时代,投资关键作用得以更好发挥,扩大有效投资成果斐然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扩大有效投资需要兼顾当前与长远,不仅要千方百计发挥投资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而且要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出发,服务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决策。在深刻分析环境变化、要素制约与发展潜能的基础上,《纲要》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更加强调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有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加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要求,着力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运行、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转型升级的长效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供给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投资的关键作用更好发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投资保持良好势头。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的大台阶,2013年至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9万亿元,年均增长9.4%,新动能投资亮点纷呈,社会领域投资步伐加快。2021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为48.9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43%,为优化供给结构、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

  二是重点领域建设成效显着,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保障能力显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信息通信网,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取得显着成就,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教育等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

  三是投资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投资活力保持强劲。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大幅取消、下放核准事项,促进投资审批“一网通办”,实现了“企业少跑腿、信息多跑路”。10年来,我国民间投资平稳增长,占整体投资比重保持在55%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