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政:美中科技战会让中国发展科技主权

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副董事长、“行政院前院长”张善政。(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10月26日电(记者 倪鸿祥)美国在美中对抗下严格限制晶片出口中国。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副董事长、“行政院前院长”张善政接受中评社表示,美国一开始打经贸战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因为真正涉及高度国家利益的是科技,中国短时间内会受影响,但未来有可能发展出“科技主权”,而从此不再依赖欧美,所以是“短空长多”。 

  张善政,美国史丹佛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硕士、康乃尔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博士,曾任Google公司亚洲硬体总监、“国科会国家高速网路与计算中心”主任、“行政院”“科技部长”、“副院长”、“院长”。2020年与韩国瑜搭挡做为副手,代表国民党角逐大选失利,现为善科基金会董事长。10月14日接任““国政基金会””副董事长。 

  针对美国严格限制晶片出口中国,进行围堵,张善政表示,当美国一开始打经贸战的时候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经贸只是让美国一般民众觉得舒服一点,例如美国的农产品能不能多卖一些到中国去等等,但因为真正牵涉高度国家利益的主题是科技,所以美国才会封锁某些晶片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卖给中国。 

  张善政告诉中评社,美中科技战对中国来讲有机会是“短空长多”,短时间中国虽会受影响,但如果执政者有策略、有智慧的话,长期是可以有机会发展出自己的“科技主权”。 

  张善政举例,荷兰先进半导体设备大厂艾司摩尔(ASML)(晶片光刻机权威制造商)的执行长(CEO)韦尼克(Peter Wennink)曾针对美国对中国晶片封锁管制措施讲话一段话,意思是如果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就会逼中国落实“科技主权”,10余年后他们若发展出科技自主的能力,就不会再依赖欧洲供应商市场,韦尼克还认为美国应该去争智慧财产权、要求不可以偷美国专属技术、公平竞争等层面,才是正道。 

  张善政说,韦尼克这段话讲得很有道理、讲得最好。虽然说穿了他是生意人,会抱怨现在中国生意做不到,但在某种程度上是蛮务实的,美国应该好好深思韦尼克这段话。 

  有人认为,美国力推产业供应链重组,未来生产系统会出现双链? 

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中评社 倪鸿祥摄)

  张善政分析,要做到产业重组并不容易,例如台积电为何在土地水电都愈来愈吃紧的状态下仍要以台湾为首选?就是因为台湾的供应链非常完整,如果搬到日本、美国,他的上下游很多厂商得跟着搬,但有的搬得了、有的搬不了,所以才说,去美国设厂生产成本会变成在台湾的两三倍,这并非台湾的人工便宜,所以产业重组只能做到某一个比例而已,不可能百分之百。 

  张善政表示,其次,台湾另外一个优势是人才,这很难被取代。在台湾,每个人把半导体当最夯的行业,可是在美国,学校里半导体学科并非很热门,进入的知识门槛很高。所以现在美国要设厂,必须把工程师调来台湾受训后再回美国工作。这么做大公司比较没问题,但中小型的公司就不容易了。即便是在东南亚,也有人才的素质、技术水平等问题,所以要产业供应链重组并不容易。 

  张善政指出,双链这事可能发生在5G,因为美国不愿意5G的标准被中国掌握,所以未来5G可能会出现美中两条不同的路。这时候台商要做两边的生意就会变成双链,但台商不致于会选边站,应该是设法鱼与熊掌两边兼得。 

  张善政说,因为通讯、手机每个人都要用,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被垫高后售价就跟着变高,例如台积电到美国、日本设厂,前阵子已经宣布涨价,而且美、中两边的市场都够大,所以商人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边的生意。 

  对于美国禁止晶片卖给中国,影响台湾的科技业销售生存? 

  张善政表示,美国只是禁止部分涉及高科技的晶片,但这些总是有替代品,而且大陆有些东西被封锁不能进口后会更依赖台湾,所以台湾很多业者最近业绩都还不错,出口到大陆一直成长,例如联发科最近生意就很好。 

  张善政认为,台湾科技业的挑战会是在能否趁现在业绩好的时候,把自己的基础弄得更坚强。也就是说,有一天如果对岸的能力真的慢慢赶上来,而台湾的科技必须仍能领先某一段差距,不会被赶过去,所以台湾科技业要懂得“未雨绸缪”自我升级。

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副董事长、“行政院前院长”张善政。(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10月26日电(记者 倪鸿祥)美国在美中对抗下严格限制晶片出口中国。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副董事长、“行政院前院长”张善政接受中评社表示,美国一开始打经贸战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因为真正涉及高度国家利益的是科技,中国短时间内会受影响,但未来有可能发展出“科技主权”,而从此不再依赖欧美,所以是“短空长多”。 

  张善政,美国史丹佛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硕士、康乃尔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博士,曾任Google公司亚洲硬体总监、“国科会国家高速网路与计算中心”主任、“行政院”“科技部长”、“副院长”、“院长”。2020年与韩国瑜搭挡做为副手,代表国民党角逐大选失利,现为善科基金会董事长。10月14日接任““国政基金会””副董事长。 

  针对美国严格限制晶片出口中国,进行围堵,张善政表示,当美国一开始打经贸战的时候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经贸只是让美国一般民众觉得舒服一点,例如美国的农产品能不能多卖一些到中国去等等,但因为真正牵涉高度国家利益的主题是科技,所以美国才会封锁某些晶片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卖给中国。 

  张善政告诉中评社,美中科技战对中国来讲有机会是“短空长多”,短时间中国虽会受影响,但如果执政者有策略、有智慧的话,长期是可以有机会发展出自己的“科技主权”。 

  张善政举例,荷兰先进半导体设备大厂艾司摩尔(ASML)(晶片光刻机权威制造商)的执行长(CEO)韦尼克(Peter Wennink)曾针对美国对中国晶片封锁管制措施讲话一段话,意思是如果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就会逼中国落实“科技主权”,10余年后他们若发展出科技自主的能力,就不会再依赖欧洲供应商市场,韦尼克还认为美国应该去争智慧财产权、要求不可以偷美国专属技术、公平竞争等层面,才是正道。 

  张善政说,韦尼克这段话讲得很有道理、讲得最好。虽然说穿了他是生意人,会抱怨现在中国生意做不到,但在某种程度上是蛮务实的,美国应该好好深思韦尼克这段话。 

  有人认为,美国力推产业供应链重组,未来生产系统会出现双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