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未来
穆雷玛《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
12月7日至1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制定幷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擘画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蓝图。
12月15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进入高级别会议阶段。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国作为主席国,经与各方商议,为推进“框架”磋商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努力确保大会取得全部预期成果。
建立与“框架”相适应的资源调动体系
黄润秋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人类正站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各缔约方和利益攸关方迫切希望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作为COP15主席国,中国以最高级别的政治意愿和领导力,推动在云南昆明召开的COP15第一阶段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第一阶段会议通过《昆明宣言》,呼吁各方为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框架”贡献最大力量,为第二阶段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12月17日,在为期两天半的COP15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黄润秋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框架”关键议题谈判已取得重大进展。“从目前谈判进程来看,我们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