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口前移主动施策,终结结核病流行

  中评社北京12月14日电/据科技日报报导,据统计,2000—2021年,全球对结核病的治疗、对结核病和艾滋病双重感染者的治疗,共挽救了7400万人的生命。这也得益于新技术、新药物和治疗方案的使用。

  过去3年,当大家聚焦新冠肺炎疫情时,另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却在卷土重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下降趋势发生逆转,在多年以年均2%的比例下降后,2021年结核病发病率较2020年增加了3.6%,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全球结核病防控为何会出现停滞甚至逆转?要控制好结核病,还需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近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坚定目标,推进终止结核病的国际承诺”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围绕《报告》内容以及如何实现终止结核病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球结核病、耐药结核病患者数双增长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也称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病,而肺结核约占80%—85%。除头发、牙齿、指甲外,人体其他组织和器官都可能受到结核杆菌的侵犯。结核病在全球主要死因中排第13位,它也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主要死因之一以及与抗菌素耐药相关的主要致死性传染病。不过,目前绝大多数结核病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在康复后,也不会再传染其他人。

  《报告》估算,2021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1060万人,较2020年增加4.5%;耐利福平结核病新发病例45万例,较2020年增加了3%;2021年,全球160万人死于结核病,回到2017年水平。这也是多年来,首次报告结核病患者数、耐药结核病患者数、死亡人数均有增加。

  全球结核病防控为何会出现停滞甚至逆转?在“坚定目标,推进终止结核病的国际承诺”研讨会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陈仲丹博士说,新冠肺炎大流行,对获得结核病诊断、治疗以及结核病负担产生了影响。其中,一些结核病常规检测、治疗和诊断服务的可及性、可获得性受到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相关人员、经费和设备持续投入力度也有所减缓。

  《报告》显示,在全球层面,新诊断的结核病报告病例数从2019年到2020年减少18%。尽管2021年新确诊人数从2020年的580万人回升至640万人,但仍然远低于疫情前水平。据估算,2021年有420万例结核病患者未被诊断,或诊断后未向国家相关部门正式报告。也就是说,结核病例诊断报告减少说明没有得到诊断、治疗的结核病人数量增加。没有得到治疗,导致结核病死亡人数增加;没有得到诊断,疾病在社区内传播率提高,随着时间推移,结核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加。

  根据联合国结核病高级别会议2022里程碑目标,2018年到2022年要治疗4000万名结核病患者,治疗耐多药、耐利福平结核病患者150万人。陈仲丹说,截至2021年底,全球治疗了2630万名患者,仅完成目标的66%;治疗耐多药、耐利福平结核病患者不到65万人,完成率仅43%;研发经费不到全球目标每年20亿美元的一半,仅每年9亿美元。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