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俊坚:大湾区面临诸多新课题需深入研究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主办,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澳门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协办的“2021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区域合作与创新驱动发展”23日举办。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研究所所长奚俊坚发表致辞。他指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港澳自身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大湾区建设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建设好大湾区绝非易事,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将大湾区建设推向前进,如何推动“前海方案”和“横琴方案”落地生根,如何真正创新体制机制,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需要深入研究。
奚俊坚提到,上个月中央先后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制定实施两个方案,是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又一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大湾区建设和粤港澳合作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两个方案突出强调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规则机制的衔接对接。他就此提出了三点看法。
第一,推进大湾区建设,关键在于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一国两制”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具有强大生命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大湾区建设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体系,是大湾区与世界其他湾区的最大不同,也是其最大优势。充分发挥《香港国安法》及香港选举制度的修改完善,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扫清了障碍。我们要坚守“一国”之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立足增进人民福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谋划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要善用“两制”之利,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先行先试,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丰富协同协调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一步步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第二,切实研究解决大湾区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粤港澳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三地政府的积极沟通协商,大湾区建设有关统筹协调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构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实质性进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形成,优质生活圈建设扎实推进,大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也已经成为粤港澳合作的典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港澳自身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大湾区建设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建设好大湾区绝非易事,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将大湾区建设推向前进,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特别是近期中央出台的“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为大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两个方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何真正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需要学界深入研究,为大湾区建设和粤港澳合作实践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切实研究解决大湾区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献计献策,推动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三,全国港澳研究会愿意为各位专家学者搭建平台,共同推进大湾区研究。全国港澳研究会是港澳回归后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港澳研究学术团体,秘书处设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研究会充分发挥加强战略谋划、推进重大课题研究、加强资政服务、积极建言献策、加强宣传推介、促进话语体系建设三大功能,围绕“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以及国家涉港澳重大战略,积极推动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全方位开展研究,全面拓展三地间的学术交流,团结凝聚三地港澳研究力量。尤其是2017年以来,研究会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专题小组,组织专家学者围绕要素跨境流动、规则机制衔接、区域协同治理一体化、营商环境建设,以及医疗创科领域合作等大湾区建设的重点问题,开展研究研讨交流涉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汇编,有力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下一步全国港澳研究会将继续围绕大湾区建设,以及“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突出问题和港澳治理深层次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有关决策和执行部门提供参考。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主办,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澳门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协办的“2021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区域合作与创新驱动发展”23日举办。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研究所所长奚俊坚发表致辞。他指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港澳自身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大湾区建设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建设好大湾区绝非易事,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将大湾区建设推向前进,如何推动“前海方案”和“横琴方案”落地生根,如何真正创新体制机制,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需要深入研究。
奚俊坚提到,上个月中央先后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制定实施两个方案,是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又一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大湾区建设和粤港澳合作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两个方案突出强调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规则机制的衔接对接。他就此提出了三点看法。
第一,推进大湾区建设,关键在于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一国两制”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具有强大生命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大湾区建设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体系,是大湾区与世界其他湾区的最大不同,也是其最大优势。充分发挥《香港国安法》及香港选举制度的修改完善,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扫清了障碍。我们要坚守“一国”之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立足增进人民福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谋划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要善用“两制”之利,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先行先试,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丰富协同协调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一步步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