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举办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主办,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澳门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协办的“2021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区域合作与创新驱动发展”23日举办。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邀请来自粤、港、澳、美国、英国、日本等地的专家学者对全球湾区的合作形式进行研讨,多学科、多角度地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中山大学书记、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春声教授致欢迎辞时表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发展中国家面临如何解决经济增长、现代化、资源约束、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性难题,作为全球湾区的成员,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基础和发展潜力已经得到世界公认,在发展中国家打造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湾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这将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研究所所长奚俊坚致辞指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港澳自身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大湾区建设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建设好大湾区绝非易事,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将大湾区建设推向前进,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特别是近期中央出台的“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为大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两个方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何真正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需要学界深入研究,为大湾区建设和粤港澳合作实践提供及时有效的致力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岭南大学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会长姚祖辉致辞表示,大湾区的发展如火如荼,不仅怀抱着连串机遇,还肩负了先行先试的责任。近年来,全球面临新冠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们国家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香港处于内外循环的交汇点上,相信能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胡伟星教授致辞时提到,上个月,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公布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对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港澳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空间,创造了新机遇,有利于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保持长期的繁荣稳定,以及更好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美国IBM Almaden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科学家凌棕博士分享了硅谷的创新模式。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Ehtisham Ahmad分享了经济特区概念的新模型。纽约湾区区域规划协会副主席Moses Gates分享了纽约湾区的长期规划。日本创价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林大伟教授从东南亚视角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何泺生教授分析了如何建构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传播系讲座教授赵心树教授分享了他的团队对大湾区的传播研究。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以科技市场一体化为切口,为大湾区国际科技中心的建设提出建议。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教授剖析了香港北部区域发展的定位和策略。中国知网社会科学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事业本部总经理谢磊谈了通过知识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及国际影响力。
会议的分论坛聚焦香港问题。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教授,港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大学校董会主席黄友嘉博士,香港教育大学学术及首席副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区域教育与终身学习教席李子建教授,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关家明,中银香港经济与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博士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副所长(执行)郑宏泰博士,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教授杨春,团结香港基金高级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黄元山,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周文港博士等嘉宾演讲,从经济、商贸、创科、文化、教育、人才等角度探讨了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发展状况。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主办,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澳门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协办的“2021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区域合作与创新驱动发展”23日举办。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邀请来自粤、港、澳、美国、英国、日本等地的专家学者对全球湾区的合作形式进行研讨,多学科、多角度地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中山大学书记、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春声教授致欢迎辞时表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发展中国家面临如何解决经济增长、现代化、资源约束、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性难题,作为全球湾区的成员,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基础和发展潜力已经得到世界公认,在发展中国家打造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湾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这将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研究所所长奚俊坚致辞指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港澳自身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大湾区建设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建设好大湾区绝非易事,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将大湾区建设推向前进,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特别是近期中央出台的“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为大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两个方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何真正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需要学界深入研究,为大湾区建设和粤港澳合作实践提供及时有效的致力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岭南大学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会长姚祖辉致辞表示,大湾区的发展如火如荼,不仅怀抱着连串机遇,还肩负了先行先试的责任。近年来,全球面临新冠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们国家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香港处于内外循环的交汇点上,相信能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