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云招聘”,就业“不掉线”
“请问有没有适合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岗位”“工作地点在哪里”“能否透露一下入职后的待遇”……打开各大直播平台“找工作”板块,直播间里的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正聊得火热。直播带岗、空中宣讲、无接触面试……“云招聘”新模式不断涌现,在应聘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搭起人才筛选的桥梁,也成为各地推动就业的常态举措。
如今,线上应聘、招聘成为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首选形式。无论是求职者还是用人单位,“效率”是他们聊到“线上招聘”时的关键词。从求职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大多认可线上招聘“能提高效率”,还有不少求职者认为线上招聘“覆盖面更广,打破了地域限制”。相比线下面试,招聘官们认为“视频面试效率更高”,“无论是出差还是外出,只要有网络就能够面试”。
专家认为,随着“云招聘”更趋规范化的发展,“在线招聘”将为就业提质增效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一种主流招聘模式。
精准匹配提升效率
“云招聘”加速发展,其短板也在实践中呈现。比如,有的招聘方提供不实招聘信息,开“空头支票”;有的平台借招聘之名,行诱骗之实;有的网络招聘平台用户体验差、效率低,缺乏数据处理能力,导致企业与应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了应对“云招聘”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各方正携手发力,对症下药,切实满足应聘者和用人单位需求。
上百家用人单位、成千的就业岗位、多样的专业需求……山东大学门口的一块巨型招聘展板吸引毕业生纷纷驻足。只要打开手机一扫,便能详细瞭解所有公司的详情、招聘需求、联系方式等。山东大学学生汪雨表示,学校的线上就业平台汇集了大量就业信息,经过学校筛选的用人单位更可靠。中国人民大学推出的“就业创业线上学习平台”上线已久,平台不仅提供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三大类课程,还简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所有材料均可通过提交电子版、邮箱回传等线上办理……近年来,各高校陆续推出、优化线上就业平台为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以“互联网+就业”保证就业工作“不掉线”。
各招聘平台也着眼于提升服务,在增加用户黏性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有的招聘平台通过积累简历关键词和用户搜索记录,运用大数据等技术,精准匹配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有的则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直接沟通的渠道,简化招聘流程,提高双方互选的效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范围认为,一方面要在目前营利性的网络招聘平台以外,加快布局公益性网络招聘平台,进一步降低招聘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大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招聘所需的定制化信息筛选技术支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