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扛起现代化建设重任
适应多元目标要求,能够合理匹配市场导向和国家需要
现在,我们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与以往时期很重要的不同是,国家发展目标更为注重多维平衡。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首先要理解和把握好国家发展大势,看准选对方向,在正确的路上把事情做好。
当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和投资能力已稳居世界第一,各类产业长足发展,国内生态环境容量和一些重要资源能源成为今后增长的明显短板,需要“自选”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以前,发展哪些产业、用什么样的方式发展,市场能在常态下做出选择。但对于迈进新征程的中国来说,迫切需要在制度优势和市场规律共同作用下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就要首先瞭解国情和国家发展目标,使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符合现代化的战略需求。例如,在汽车产业中,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都在发展,而正因为我们有一批有眼光有能力的战略领军人才,才让我们在纯电动车领域持续发力,形成现在的良好局面。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具备数实孪生场景下的领军能力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嵌入全产业链、全场景、全社会成为必然趋势。未来,将产业分为数字产业和传统产业将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实际上,可从数据原生产业和数据次生产业来加以区分。前者指那些为数据生产应用而生的产业,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产业、直接生产数据的数据产业、商业模式依托数据的大平台企业还有数字类独角兽企业等。除这些数据原生产业外,数字化转型已经迅速使所有产业处于“+数字”的过程中,数据次生产业正在加速形成。
培养卓越工程师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未来,整个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都会进入实体和数字孪生的时代,亟须培养一批能够做研发、设计、规划、部署的卓越工程师,同步生产优质实体产品和优质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