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41.7岁 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包括“尊重大龄农民工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要”“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等,大龄农民工就业迎来强政策支持。
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十年来逐年增加
“我身体挺好,技术越做越熟练,这几年工地上条件待遇也上来了,正是加紧干活的时候。”52岁的老方在深圳一个建筑工地上做消防管道项目,虽然年龄渐长,但干劲正足。20多年前,老方成为外出务工群体中的一员,几次尝试后,很快扎进了建筑行业,跟着工地辗转四方。他也逐渐从一名主要靠体力的普通小工成长为技术工,工资水平跟着上了一个档次。
“我们的观念,只要干得动、有能力,肯定得找事做。”老方说,跑了这么多工地,基本上四五十岁的人群是主力军,虽然灵活性可能比不了年轻人,但大家都熟悉工地、愿意干活。
这样的感受,从侧面反映了今天中国农民工群体的一些现状。上世纪90年代起,农民工群体大量外出务工,成千上万年轻人从乡村来到城市,走进繁忙的工厂生产线和建筑工地。如今,当初的年轻人正慢慢“变老”。
国家统计局4月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平均年龄达41.7岁,比上年提高0.3岁。目前,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8.2%,41岁及以上农民工占比更高,为51.8%,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7.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且这一比重自2012年以来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