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旭岑:台青未必都会被绿营错误史观洗脑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总统府”前副秘书长萧旭岑。(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11月2日电(记者 倪鸿祥)台湾历史新课纲让年轻人变成“天然独”。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总统府”前副秘书长萧旭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这几年马英九基金会办活动年轻人报名踊跃,许多年轻人乐于被视为“大九学员”,他的感觉是新世代会懂得反思,已不同于“太阳花世代”,绝非“天然独”。

  萧旭岑说,虽然民进党用力在“去中国化”,也确实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从基金会与年轻人互动经验,更年轻的一辈是不见得存有定见,对教科书内容也不见得都买单,声音大的不代表人多,弹性、务实、有活力才是真正台湾人的特点,只要努力沟通交流,年轻人不见得都会被绿营的错误史观洗脑。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创立于2018年7月27日,董事成员包括生华生物科技董座胡定吾,“总统府”前“国安会秘书长”高华柱,“总统府”前副秘书长高朗,“立委”陈以信等。

  萧旭岑,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曾任《中国时报》政治组副主任兼“国会”组召集人,中央广播公司副总台长兼新闻部经理,中国国民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文传会主委,“总统府”副秘书长,现任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

  萧旭岑表示,他担任“大九学堂”青年营队长都会和学员交换意见,他们都是西元2000年以后出生的,也就是大陆常称的“20后”,和2000年以前出生的“太阳花世代”思想有差距,懂得反思。

  萧旭岑告诉中评社,这些“20后”的新世代,会接受大陆包括“抖音”、戏剧、综艺节目、脱口秀等中国的软性文化,只对中共政权比较有疑虑,不像“太阳花世代”一样完全反中;经由学者与专家解说,认为马英九执政8年的成果证明两岸是可以谈的,他们会思考什么对台湾、对“国家”的未来比较好。   萧旭岑说,虽然学员们对去年香港问题有芥蒂,但会思考该怎么解决问题,而非抱持对立的观点,比“太阳花世代”更具有包容性。

  萧旭岑表示,这两年多来带领学子走访金门、澎湖、南投与屏东等多处重要文史景点,例如雾峰林家花园、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雾社事件”、“牡丹社事件”等遗址,也邀请知名诗人杨渡讲授历史课,带学生从更广阔深远的历史角度,重新认识台湾,而不是民进党狭隘“台独”观点的史观。

  萧旭岑告诉中评社,这些营队都是马英九亲自带队、陪同,到各历史事件的遗址去深入认识台湾,实地走访重要历史现场与古战场,更加理解事件发生的古今脉络,深刻体会战争残酷及和平得来不易与珍贵,更热爱“中华民国”与台湾这块土地。

  萧旭岑指出,马英九的主张是身为台湾人应该要认识台湾,尤其年轻人更应了解台湾历史,藉由知道过去先贤为台湾的奋斗与付出,更能加深自身与台湾这块土地的连结。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总统府”前副秘书长萧旭岑。(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11月2日电(记者 倪鸿祥)台湾历史新课纲让年轻人变成“天然独”。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总统府”前副秘书长萧旭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这几年马英九基金会办活动年轻人报名踊跃,许多年轻人乐于被视为“大九学员”,他的感觉是新世代会懂得反思,已不同于“太阳花世代”,绝非“天然独”。

  萧旭岑说,虽然民进党用力在“去中国化”,也确实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从基金会与年轻人互动经验,更年轻的一辈是不见得存有定见,对教科书内容也不见得都买单,声音大的不代表人多,弹性、务实、有活力才是真正台湾人的特点,只要努力沟通交流,年轻人不见得都会被绿营的错误史观洗脑。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创立于2018年7月27日,董事成员包括生华生物科技董座胡定吾,“总统府”前“国安会秘书长”高华柱,“总统府”前副秘书长高朗,“立委”陈以信等。

  萧旭岑,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曾任《中国时报》政治组副主任兼“国会”组召集人,中央广播公司副总台长兼新闻部经理,中国国民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文传会主委,“总统府”副秘书长,现任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

  萧旭岑表示,他担任“大九学堂”青年营队长都会和学员交换意见,他们都是西元2000年以后出生的,也就是大陆常称的“20后”,和2000年以前出生的“太阳花世代”思想有差距,懂得反思。

  萧旭岑告诉中评社,这些“20后”的新世代,会接受大陆包括“抖音”、戏剧、综艺节目、脱口秀等中国的软性文化,只对中共政权比较有疑虑,不像“太阳花世代”一样完全反中;经由学者与专家解说,认为马英九执政8年的成果证明两岸是可以谈的,他们会思考什么对台湾、对“国家”的未来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