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奇享:大陆成衣业世界级 台湾早已追不上
中评社高雄11月2日电(记者 高易伸)业务横跨两岸的台湾佳侑制衣董事长谢奇享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大陆成衣产业蒸蒸日上,全世界最高档的精品服饰多是在大陆制造,早已不是台湾能追上的。对于近年大陆成衣业台商为了降低成本,往东南亚寻找投资设厂契机;但他认为,大陆光是内需就有14亿人口,市场还是很大。
谢奇享也认为两岸关系必须和平,这没人会反对,只要两岸合谐,就能创造双赢。台湾传统产业终究还是要仰赖大陆市场,台湾因成本因素成衣产业无法继续下走去,现在已是全球化分工的时代,两岸经贸依存度越来越高,台湾每年都赚走中国大陆几千亿美金,再加上许多商品外销大陆市场是零关税的,两岸实在没必要搞这么紧张。
谢奇享,1959年生,祖籍福建泉州、屏东南州人。投入台湾成衣产业逾40年,年轻时学习裁缝并投入成衣代工迄今。
谢奇享表示,台湾成衣产业早在1、20年前就西进,当时大陆沿海工资每个月约人民币5、600元,台湾薪资水平当时约新台币1.7万。早年台湾纺织采“一条龙”作业,从纺纱到布料再到制成衣,考量劳动成本,便外移到大陆或越南等地设厂。1998、1999年就有一波成衣、纺织台湾业者响应西进,甚至在疫情爆发前,台湾还有零星的成衣业者赴大陆考察投资。
谢奇享强调,台湾的纺织与代工技术还是世界前茅,但大陆已急起直追,因为大陆的人力、市场都很年轻,且市场量体够大,竞争力够强,技术只会越来越进步。成衣业想要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生产、研发、管理、行销都不可马虎,特别是研发的技术和能力需要大量资金。他认为这是中国大陆目前最大的潜力。成衣产业要做,就要做独特的、最领先的。
怎看大陆成衣市场,台湾成衣几乎都收得差不多了?
谢奇享说,20年前大陆经济实力还没崛起,当时大陆向台商招手,允许台湾较旧的机器过去,但经过5年8年,这些机器都得淘汰,因为大陆的人均工资也涨起来了,很多机器也得符合与日俱增的规范。他公司的吸湿排汗衫坚持台湾原物料、台湾制造,其他成衣、裤子等制品都是向大陆市场。台湾百货公司的成衣,几乎都是大陆制造。大陆成衣市场蒸蒸日上,相关技术、剪裁、量体早已不是台湾能追上的。
被问到台湾成衣业还能撑吗?谢奇享分析,大陆成衣产业现在极具品质水准,他之所以还能撑到现在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裁缝出身,但台湾成衣产业的寿命真的没剩几年、也剩没几间可撑,这是很残酷的现实。他现在的愿望就是想把这群跟在身边拼一辈子的员工保到退休。
谢奇享分析表示,大陆改革开放后,积极吸引外资投资,台商当年积极西进,为大陆经济发展做出不少贡献。台湾过去以代工起家,电子业、制造业、成衣业都是如此,但代工利润不高,工厂必须寻找成本较低廉的人力市场,因此中国大陆在距离、文化、饮食、血缘上就变成台商首选。台湾成衣业确实有不少西进,并在大陆落地生根。
谢奇享说,随着大陆经济崛起,薪资也飞快成长,一些工厂的营运成本被垫高后,自然会选择人力资源更低廉的东南亚。事实上,随着东协经济力的崛起,不少大陆台商也开始热衷在东南亚寻找投资、设厂的契机。但他认为,大陆的市场还是很大,光内需市场就有14亿人。当然在大陆投资多少会面临挑战,因为大陆市场大,但竞争力也很强,很多企业要能长期生存,必须要创新、做功课,找到自己的利基点。
谢奇享说,台湾如果能加入任何一个区域经贸组织,其实对产业都会有帮助。但台湾如何打出自己的MIT品牌,在品质上取胜,就是每家企业的本事了。
中评社高雄11月2日电(记者 高易伸)业务横跨两岸的台湾佳侑制衣董事长谢奇享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大陆成衣产业蒸蒸日上,全世界最高档的精品服饰多是在大陆制造,早已不是台湾能追上的。对于近年大陆成衣业台商为了降低成本,往东南亚寻找投资设厂契机;但他认为,大陆光是内需就有14亿人口,市场还是很大。
谢奇享也认为两岸关系必须和平,这没人会反对,只要两岸合谐,就能创造双赢。台湾传统产业终究还是要仰赖大陆市场,台湾因成本因素成衣产业无法继续下走去,现在已是全球化分工的时代,两岸经贸依存度越来越高,台湾每年都赚走中国大陆几千亿美金,再加上许多商品外销大陆市场是零关税的,两岸实在没必要搞这么紧张。
谢奇享,1959年生,祖籍福建泉州、屏东南州人。投入台湾成衣产业逾40年,年轻时学习裁缝并投入成衣代工迄今。
谢奇享表示,台湾成衣产业早在1、20年前就西进,当时大陆沿海工资每个月约人民币5、600元,台湾薪资水平当时约新台币1.7万。早年台湾纺织采“一条龙”作业,从纺纱到布料再到制成衣,考量劳动成本,便外移到大陆或越南等地设厂。1998、1999年就有一波成衣、纺织台湾业者响应西进,甚至在疫情爆发前,台湾还有零星的成衣业者赴大陆考察投资。
谢奇享强调,台湾的纺织与代工技术还是世界前茅,但大陆已急起直追,因为大陆的人力、市场都很年轻,且市场量体够大,竞争力够强,技术只会越来越进步。成衣业想要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生产、研发、管理、行销都不可马虎,特别是研发的技术和能力需要大量资金。他认为这是中国大陆目前最大的潜力。成衣产业要做,就要做独特的、最领先的。
怎看大陆成衣市场,台湾成衣几乎都收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