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样本难“过河” 冀两地协调解决问题
中评社香港12月12日电/大公报报导,卢煜明教授现时是创新诊断科技有限公司科研总监,该中心亦是创新科技署旗下的InnoHK中心之一。他表示,下一步亦希望将生物科研技术推及内地,却发现在内地设公司或实验室开展研究正遇到三个樽颈。除了专利不互通以外,生物科技样本难“过河”,而本港初创企业亦不能在内地开设DNA诊断公司。“这三点更加需要两地政府的协调,才能解决问题。”卢煜明说。
河套区可考虑作中途站
卢煜明表示,关于样本、数据过河问题,据他近日瞭解,有关方面已在商谈,冀尽快有结果。而政府近年重视发展港深河套区,他建议,河套区或可考虑成为一个中途站,“例如会不会说样本、数据会容易去河套区先,跟住香港的科研人员去河套区做,那这是第一步。”
其次在公司层面,卢煜明说,按照现行政策,内地居民在内地开科研公司较容易,但如果是香港居民就不可以直接在内地开某些行业的科研公司,例如基因检测。“这个对于我而言是有难度的。但如果在河套地区试行,即河套区的公司可以直接融入到内地市场,那也是很帮到手的。”
他表示,有见近年来社会愈加鼓励“产学研结合”,不少上游的教授陆续走出去创业、开公司,认为政府除了在资金上的大投入以外,相关的政策配套亦应跟上。“人才也是个问题。我之前开科技公司的时候,我发现找CEO好难,这个位置又要会科研,又要识做生意,而香港很少有这样的人。”他说,这正是因为香港没有这样的生态环境,没有一些公司去培训出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