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箭”,今朝问苍穹
创新,是以新颖的思路填补空白
快舟系列固体火箭,是十年磨一“箭”。10年前,卫星互联网等星座部署初步兴起,国际、国内出现了对卫星批量发射的需求,而固体运载火箭成本低、可靠性高、保障要求低、快速发射能力强,正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三江”)的研发团队敏锐洞察到,发展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将成为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快舟系列火箭的创新设想萌发。最先“出生”的是运载能力较小的快舟一号。2017年,它的升级版,快舟一号甲,成功实现中国商业航天首次飞行试验,目前仍常态化发射。
但运载能力必须再提升,1吨级固体运载火箭的空白必须填补。2014年,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开始攻关。
当时,很多技术在国内尚处空白,也没有研制经验可借鉴。
“就是要走一条创新的路,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唯有如此,快舟火箭才能脱颖而出。”快舟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梁纪秋要求,在自主研发中攻关核心和关键技术。
不重复老路,就是要对标世界先进技术,抢占技术创新高地,就得把创新做到极致。为此,研发团队在设计之初,就死磕“创新”。他们最终拿出的高载荷比快速发射运载火箭总体设计方案,被评审专家认为“思路很新颖,创新性很强,技术指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