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俄石油“限价令”一周,国际油价反降

  中评社北京12月13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眼下距离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限价令”生效已有一周。受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影响,上周国际油价不涨反降,创下半年来最大单周跌幅。这与此前众多分析人士所预测的,西方国家对俄原油的制裁和价格上限措施会导致全球油价飙升的观点正相反。

  国际油价不涨反降

  据彭博社报导,在“限价令”颁布的12月5日,布伦特原油交易价格迅速上升了2%,但在随后的几天内下降。截至12月9日,即“限价令”生效的第五天,布伦特原油交易价格已低于每桶77美元,并短暂跌破76美元。这比限价令颁布当天的最高价格(每桶87.2美元)下降了超过14%。

  与布伦特原油相比,俄罗斯原油的价格降幅更为显着。在波罗的海港口,俄罗斯最大的出口油种——乌拉尔原油的交易价格已跌至每桶40美元,接近该油种的收支平衡价格,远低于此前欧盟对俄海运出口原油实施的每桶60美元的限价。

  能源价格跟踪平台“阿古斯”(Argus Media)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原油定价主管迈克尔·卡罗兰(Michael Carolan)认为,压低乌拉尔原油价格的关键原因可能是欧洲买家的流失,而不是限价令本身。俄乌冲突升级后,原先运往欧洲的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便开始逐渐转向亚洲。为了吸引亚洲市场,同时和中东产油国竞争,俄罗斯不得不在油价上给予优惠,以抵消上涨的交通运输成本——俄罗斯暂时不具备及时调整石油出口方向的能力,因此向中国、印度及土耳其等亚洲市场出口的石油不得不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海港出发,绕过欧洲大陆,再穿过苏伊士运河,行程漫长而昂贵。

  欧盟经济未受影响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欧洲面临能源危机、高通胀以及经济衰退的巨大挑战,限价举措若引发俄方减产反制,将进一步改变能源市场走势,可能反噬欧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