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价恐未跌完 本季或挫逾6%
中评社香港11月29日电/13个月累跌11.48%,市场人士望财案“减辣”。
香港文汇报报导,楼价跌幅持续扩大!差估署昨公布最新10月份楼价指数,已连续3个月按月均挫逾2%,最新跌幅更高达2.41%,为近4年来最大单月跌幅。值得留意的是,楼价由去年9月的历史高位398.1点,至今13个月累跌约11.48%,为2002年至2003年沙士之后最长一次下跌周期。而今天的楼价指数,已时光倒流回近5年前的2017年底水平,预期11月、12月楼价指数仍然向下,第四季楼价跌幅恐扩大至6.75%,而全年楼价跌幅将贴近15%,或为2000年跌14.5%后,22年按年最大跌幅。市场人士期望明春财政预算案有楼市“减辣”措施。
差估署昨日公布10月份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最新报352.4点,较9月的361.1点再跌2.41%,连跌5个月外,兼创自2018年12月以来的47个月(近4年)最大单月跌幅。而今年首10个月楼价已累跌10.54%,对比起去年9月份的历史高位398.1点,更累跌11.48%。租金方面跌幅则小得多,10月份租金指数报179.5点,按月更微升约0.28%,首10个月租金累计跌1.75%。
上月跌2.4% 近4年最大
各类型单位中,中小型单位(A、B、C类)跌幅较大,最新10月份楼价指数报354.2点,按月跌2.5%,按年跌11.12%。当中实用面积在430方呎以下的A类细单位,以及431方呎至752方呎的B类中型单位,按月分别下跌2.41%及2.64%,跌幅相当惊人。753方呎至1,075方呎的C类单位则按月跌1.58%。至于大型单位(D、E类)在10月报306.7点,按月跌1%,按年跌8.96%。
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表示,加息阴霾缠绕不散,疫情反覆未退,市场利淡因素压过利好消息,楼价已一连3个月按月均挫逾2%,料楼价将持续寻底,全年累计跌幅恐达15%。翻查资料,对上一次按年跌幅约一成半的年份,是在2000年,当年亚洲金融风暴加上科网股爆破,差估署楼价指数曾经连跌5年,至2003年沙士过后再重回升轨。
另外,今次亦为2003年沙士之后,本港楼市经历最长的一次跌市,计算去年9月楼市高位至今,楼价已下跌13个月,较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的6个月、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及修例风波期间的9个月,下跌周期都要长,仅次于2002年至2003年沙士期间所经历的19个月跌市。
加息0.25厘影响尚未反映
陈海潮指出,10月份差估署楼价指数已跌至2017年12月以来的59个月(即接近5年)新低。值得留意的是,10月份指数主要反映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的实际市况,当时美国持续大幅加息,而香港亦4年来首度加息0.125厘,正式拉开本地加息序幕,准买家表现审慎,入市意欲受阻,致令楼价进一步下跌。
及至10月下旬,施政报告未有减辣措施,加上11月初美国再次大幅加息0.75厘,本港亦随之再加息0.25厘,进一步影响楼市,故料下次公布的11月份楼价指数有机会再录得相若2.5%的跌幅,跌势未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