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玄语中评:两岸科技供应链无法分开
中评社台北10月19日电(记者 倪鸿祥)两岸官方交流2016中断后,中国国民党两岸平台也在去年停顿。新任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峰会理事长、前“行政院长”刘兆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迄今能持续交流的两岸企业家峰会显得特别重要且受到重视,他12月初将率团出席在南京年会,重启疫后两岸热络交流契机。对于所谓供应链重组的议题,他也强调,两岸在IC产业分工,所形成的供应链无法分开,台湾政府应该要重视、不能假装没看见。
刘兆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曾任新竹清华大学、东吴大学校长、“行政院院长、副院长”、中华文化总会会长。现任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峰会理事长、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协会理事长。
两岸企业家峰会创立于2013年7月,创会理事长分别为,大陆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台湾前副“总统”萧万长,共同打造以两岸企业家为主体的民间最高层次经贸交流平台。现任陆方理事长为前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台湾方面,萧万长今年任满两届卸任,9月9日会员大会推选刘兆玄接任理事长,副理事长为中石化董事长陈瑞隆、鸿海创办人郭台铭。目前台湾方面共有25家团体会员及131家企业会员,台湾重量级企业多包括在内。
刘兆玄日前接受台湾中评社总编辑林淑玲、主任记者倪鸿祥专访,谈到接任两岸企业家峰会理事长后,延续两岸交流规划。
刘兆玄表示,萧万长任理事长8年期间经营有成,与大陆方面的曾培炎、郭金龙一起合作打下很好的交流基础;以目前来看,当两岸官方交流中断,比较高阶的交流,乃至一般很多民间交流管道相继停掉时,能持续交流的两岸企业家峰会就显得特别重要。
刘兆玄指出,这段时间虽有两岸政治氛围及疫情等影响,但两岸企业家峰会仍有持续运作,只是双方不能互访,仅能透过视讯,让人感觉交流互动是否冷下来了,因此他认为,若要重新让交流热络、步上轨道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年参加12月初在南京举办的年会,这是重启两岸热络交流的契机。
刘兆玄告诉中评社,峰会为了强化两岸各产业领域交流合作,除了每年举办年会时“专题论坛”,双方也各设置8个小组做为对口,各小组会定期开会深入广泛讨论各项产业合作议题,提出小组总结报告和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刘兆玄说,两边设置的8个小组召集人,都是有影响力的退休专业领导。例如综合合作交流推动小组,大陆的召集人是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宪平,台湾是海基会代理董事长、三三企业交流会名誉理事长、金仁宝集团许胜雄。
能源及环保节能产业合作推动小组,大陆召集人是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台湾是前“行政院”副院长杜紫军。
资讯、通信产业合作推动小组,大陆的召集人是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台湾是电电公会理事长李诗钦。
生物科技与健康照护产业合作推动小组,大陆的召集人是前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台湾是前卫生署长、国光生技董事长詹启贤。
刘兆玄表示,因为大陆方面很重视这个峰会,很有诚意在推动,所以他也要求新峰会任秘书长、前“经济部长”尹启铭与台湾的8个小组召集人共同研议既能创新、又能让大多数会员受益的议题,将来向大陆提出。
他举例,大陆2060年要达到碳中和,一定会有不少台商会员受到影响,但这同时也是开启新商机的好契机,因此台湾方面可以好好研究,提出我们的需求。
刘兆玄表示,大陆限电事件对台商的影响,事发之初,他就请台湾峰会主动探访、了解情况,目前主要是江苏的昆山、苏州影响比较大,影响产业主要是印刷电路板(PCB)、IC载板、被动元件、组装代工、IC测封等,但晶圆代工不受限制。
他说,因为大陆各地方的限电方式各有不同,所以不同地方设厂的台商们各有应变之道,例如有些在供电较稳定的地方设有工厂,则可转移部分生产,,而且台商也会调整时间,在用电离峰时间配合上班作业,因此短期内尚未收到台商会员受损严重的反应;中长期方面因情势尚未明朗,所以还要再观察。
因为中美对抗的关系,美国力推产业、供应链重组,台商遭遇迁厂离开大陆、双链的问题。
刘兆玄指出,两岸之间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就是两岸政治上的对立,对两岸经贸实际上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今年1到9月金额1384.6亿美元,占总出口的42.7%,占整体出口第一;进口有611.65亿美元,占总进口的22.1%,也是整体进口第一名,而且不论进出都是成长、数字在往上走。
过去台湾海基会、大陆海协会协调功能没有了,两岸企业家峰会能取代部份功能?
刘兆玄指出,虽然企业家峰会大陆对口的8个小组召集人都是退休的专业高阶领导,有事可以反应、沟通、获得回应,但也非每件事都能解决,不过可以看出双方是很积极,很有诚意的。不过峰会是民间单位,须遵守政府政策跟法律,能做的有其限制,重点还是官方要有解决沟通的管道。
刘兆玄表示,两岸企业家峰会成员其实互动非常多,因为台商会员都会在各省举办台湾周等行销活动,两边的峰会高层都会受邀共襄盛举,像他9月上任到现在不过1个月,已先后帮忙重庆、湖南录制两次视讯讲话。
对于台商争取两岸疫苗认证,缩短隔离期限以助两岸经贸交流。
刘兆玄认为,这涉及政府的政策与法规,防疫措施应回归到科学验证与国际规范如WHO认证,与国际同步,不应该有太多的政治介入,例如之前BNT疫苗因为包装上的简体字不开放进口,过一阵子又可以进口,这样的标准在哪里?用政治介入关乎人民生命与健康的事,其实是非常不智的。
两岸企业家峰会每年由两岸轮流举办年会,2013年11月第一次年会在南京召开并确立永久会址,2014年在台北召开,依此类推;去年因疫情影响,原订台北举行改为双方视讯会议进行,今年轮大陆方面举办年会,预订12月初在南京紫金山永久会址举行,届时会启用新建大楼,刘兆玄将率团赴会。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的会员,分别有25家团体会员与在131家个别企业会员。在25家团体会员方面,包括工总、商总等7大工商团体;131家个别企业会员方面,包括台湾重量级企业,例如鸿海、联华神通集团、远东集团、富邦集团、台达电子、台新金控、东元电机、力晶电子、耀华企业、宏达电等。
中评社台北10月19日电(记者 倪鸿祥)两岸官方交流2016中断后,中国国民党两岸平台也在去年停顿。新任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峰会理事长、前“行政院长”刘兆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迄今能持续交流的两岸企业家峰会显得特别重要且受到重视,他12月初将率团出席在南京年会,重启疫后两岸热络交流契机。对于所谓供应链重组的议题,他也强调,两岸在IC产业分工,所形成的供应链无法分开,台湾政府应该要重视、不能假装没看见。
刘兆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曾任新竹清华大学、东吴大学校长、“行政院院长、副院长”、中华文化总会会长。现任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峰会理事长、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协会理事长。
两岸企业家峰会创立于2013年7月,创会理事长分别为,大陆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台湾前副“总统”萧万长,共同打造以两岸企业家为主体的民间最高层次经贸交流平台。现任陆方理事长为前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台湾方面,萧万长今年任满两届卸任,9月9日会员大会推选刘兆玄接任理事长,副理事长为中石化董事长陈瑞隆、鸿海创办人郭台铭。目前台湾方面共有25家团体会员及131家企业会员,台湾重量级企业多包括在内。
刘兆玄日前接受台湾中评社总编辑林淑玲、主任记者倪鸿祥专访,谈到接任两岸企业家峰会理事长后,延续两岸交流规划。
刘兆玄表示,萧万长任理事长8年期间经营有成,与大陆方面的曾培炎、郭金龙一起合作打下很好的交流基础;以目前来看,当两岸官方交流中断,比较高阶的交流,乃至一般很多民间交流管道相继停掉时,能持续交流的两岸企业家峰会就显得特别重要。
刘兆玄指出,这段时间虽有两岸政治氛围及疫情等影响,但两岸企业家峰会仍有持续运作,只是双方不能互访,仅能透过视讯,让人感觉交流互动是否冷下来了,因此他认为,若要重新让交流热络、步上轨道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年参加12月初在南京举办的年会,这是重启两岸热络交流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