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降温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11月22日,共有1052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普通存款、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券商理财、信托、私募基金等)合计金额为9775.5亿元,规模相比去年同期降低18.85%。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今上市公司理财产品配置热度降温一方面是因为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后,净值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叠加今年权益市场震荡较大,理财收益率下滑,使得其吸引力减弱;另一方面,受疫情等不确定性影响,部分上市公司需要更多储备资金,以保障现金流稳定。
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655家A股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规模为2613.52亿元,公司数量和认购规模环比二季度都有下滑。截至二季度末,A股共有748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合计规模约2863.2亿元。四季度以来A股共有434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规模为1198.45亿元。
从具体分类看,理财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等存款类产品,也包括银行理财、券商理财、信托等资管类产品。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偏好来看,结构性存款占比依然最高,年内认购规模为6284.98亿元,占比达64.29%;普通存款与定期存款的合计占比为14.67%,位列第二;银行理财产品占比为11.98%;上市公司购买证券公司理财、信托、基金的规模均出现大幅度下降,年内券商理财、信托、基金产品的合计占比为7.16%。
普益标准研究员王丽婷认为,上市公司配置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主要是为了提高闲置资金的利用效率,但银行理财市场在净值化转型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上市公司出于资金的安全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