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鹤龄:蔡英文放胆涉及“两国论”有三目的
中评社台中10月13日电(记者 方敬为)蔡英文在双十大会发表演说,提到“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蔡在最后任期放胆涉及“两国”论调,有三目的,首先是寻求其历史定位,其次是替民进党取得选票最大化,最后则是与美国唱和寻求对外的保护伞,他甚至大胆怀疑,蔡文告内容其实有获美国授意。
袁鹤龄也提到,蔡英文这次的论调包装,心思缜密,对外强调“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割,对内却是强调台湾认同,等于是在囊括各类族群的支持,谁都不得罪,尤其是对外彰显“中华民国”的说法,让国民党难有反驳的余地,更碰上两岸论述瓶颈,蔡英文为了绿营长久执政,无所不用其极。不过,这样的做法虽然成就绿营的政治红利,却牺牲掉台海稳定,两岸关系走向对撞,非百姓之福。
袁鹤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政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事务硕士、东吴大学政治系学士。现任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学EMBA兼任教授、中华台商研究学会理事长,曾任台中科技大学教授兼国际事务长等职。
蔡英文双十文告针对两岸关系提出包括“‘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等“四个坚持”,引起各界议论。
袁鹤龄向中评社表示,蔡英文的双十文告,几乎称得上是李登辉“两国论”的升级版,因为蔡非常明确的说出来,两岸互不隶属,甚至是把“两个中华”的论调都摊开来,所以称之为“两国论2.0”一点也不为过。
袁鹤龄认为,蔡的论调看似大胆,但其实心思缜密,主要有三个目的。首先,就如同李登辉当时提出“两国论”一样,蔡也想要藉着定调两岸之间特殊的关系,在最后任期下台之前,寻求个人的历史定位。蔡甚至走得更前面,不只是触及“台独”,更是触及华独,要比陈水扁时代喊出的“一边一国”更为进阶。
不过,他提到,绿营所谓“抗中保台”的诉求,尤其是“台独”市场仍属于小众,蔡英文这次改诉诸“中华民国”,触及“台独”与华独,不只可抢下更多支持光谱,还可以进一步激起北京的反感,激起北京对台不善的言辞,进而增加绿营操作抗中情绪的利基。所以蔡英文对外强调“中华民国主权”,对内又彰显台湾认同,其实根本是十足的两手策略,但讲法又能获得台湾多数人的认同,也让国民党难以反驳。
最后则是与美国唱和寻求对外的保护伞。袁鹤龄说明,美国方面已表态不会接受“台独”,所以蔡英文这次的论调,一改“台独”说,转而诉求“中华民国”,美国不接受“台独”,但却需要台湾这张制衡中国的筹码,尤其美国的一中政策本来就是美国说了算,面对蔡英文的说法,美方可以另有解释,甚至给予民进党政府一些支持。
袁鹤龄认为,蔡英文在这当中或许跟美国有利益交换,他甚至大胆怀疑,蔡英文的双十文告,事实上是经过美国授意而产出的内容,可以发现,美方对于蔡这样自走炮的行为,没有任何遏制等相关反应,这也是之所以民进党敢再往前冲,采取对撞策略跟北京相冲突。
袁鹤龄说,台湾牌对美国来讲毕竟也是一张可用王牌,只要台湾牌在手,对美国制衡中国而言,有备无患,因此,即便美国总统拜登跟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年底有望视讯峰会,中美关系可望转圜,但不代表美国会愿意松掉台湾这张筹码,只要台湾的动作在可控范围内,美国就能够在对中互动上获取利基。
袁鹤龄也提到,而蔡英文的论调,事实上也是假议题,因为“宪法”不修,冲其量也只是政治表态而已,民进党或许也因此有恃无恐,认为非关法理“台独”,就可以挑战两岸之间的红线,不过,北京的反应难以预料,蔡政府这样的做法虽然成就绿营的政治红利,却牺牲掉台海稳定,两岸关系动荡甚至走向对撞,终非百姓之福。
中评社台中10月13日电(记者 方敬为)蔡英文在双十大会发表演说,提到“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蔡在最后任期放胆涉及“两国”论调,有三目的,首先是寻求其历史定位,其次是替民进党取得选票最大化,最后则是与美国唱和寻求对外的保护伞,他甚至大胆怀疑,蔡文告内容其实有获美国授意。
袁鹤龄也提到,蔡英文这次的论调包装,心思缜密,对外强调“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割,对内却是强调台湾认同,等于是在囊括各类族群的支持,谁都不得罪,尤其是对外彰显“中华民国”的说法,让国民党难有反驳的余地,更碰上两岸论述瓶颈,蔡英文为了绿营长久执政,无所不用其极。不过,这样的做法虽然成就绿营的政治红利,却牺牲掉台海稳定,两岸关系走向对撞,非百姓之福。
袁鹤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政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事务硕士、东吴大学政治系学士。现任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学EMBA兼任教授、中华台商研究学会理事长,曾任台中科技大学教授兼国际事务长等职。
蔡英文双十文告针对两岸关系提出包括“‘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等“四个坚持”,引起各界议论。
袁鹤龄向中评社表示,蔡英文的双十文告,几乎称得上是李登辉“两国论”的升级版,因为蔡非常明确的说出来,两岸互不隶属,甚至是把“两个中华”的论调都摊开来,所以称之为“两国论2.0”一点也不为过。
袁鹤龄认为,蔡的论调看似大胆,但其实心思缜密,主要有三个目的。首先,就如同李登辉当时提出“两国论”一样,蔡也想要藉着定调两岸之间特殊的关系,在最后任期下台之前,寻求个人的历史定位。蔡甚至走得更前面,不只是触及“台独”,更是触及华独,要比陈水扁时代喊出的“一边一国”更为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