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新全球汇聚之势正围绕中国出现
中评社华盛顿7月12日电(记者余东晖)新加坡知名战略专家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指出,新的“全球汇聚”势头正围绕中国出现;乌克兰危机只会强化这种势头,从长远看对中国的影响是正面的。
美国智库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日前举行中俄关系与大国竞争的线上研讨。马凯硕与美国知名战略专家卡根(Robert Kagan)就中国在地缘战略竞争中所处的地位观点不一,各有阐述。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研究员马凯硕指出,乌克兰危机刚开始对中国是一个挫折,但中国总是从长远看待问题。现在形势已经出现不同变化,因为西方如此专注于乌克兰单一问题,而没有注意到新的“全球汇聚”(global convergence)正围绕中国出现。
马凯硕以贸易流来说明这种“全球汇聚”--2000年时,东盟与美国贸易额为1350亿美元,东盟与中国贸易额只有400亿美元;到了2020年,东盟与美国贸易额增加到3000亿美元,而东盟与中国贸易额飙升至8000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额从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变成是美国的2.7倍。到2030年,东盟的经济规模将超过日本。
马凯硕指出,这些就是新的“全球汇聚”势头,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世界将越来越多地与中国融合,乌克兰危机最后只会强化这种“全球汇聚”的势头。从五到十年来看,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净影响将是正面的。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卡根(Robert Kagan)则认为,世界地缘战略不仅有经贸方面,也有军事维度和意识形态维度。在经贸方面,中国现在处于更强劲的位置,但在军事方面,中国面临着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包围,他们与美国都有强劲的安全关系。近期亚洲发生的事情对中国不利的,因为当中国崛起时,周边国家会害怕。在意识形态方面,美国亦占上风。
卡根表示,中国崛起过程中在地缘政治上仍将面临重大障碍,美国和西方国家应当尽量引导中国发挥其力量中经济等正面元素,劝阻中国在本地区使用军力。如果能做到这点,则西方国家能与中国建立长期竞争性但相对稳定的关系。
卡根还希望中国从长远看待问题。他举例,中国有人可能会认为,美国和西方正忙于应对乌克兰危机,分散了精力,北京解决台湾问题正面临窗口机会,但如果中国从长远角度看,不得不考虑对台动武可能带来灾难。
对此马凯硕回应:他坚持认为今后几年大陆不会对台动武。他指出,这是一个复杂问题,但终究对于北京做决定的问题在于:时间在大陆一边,还是在台湾一边?他相信北京仍认为时间在自己一边,不必在台湾问题上仓促行事。
对于亚太地区国家对于中国崛起的恐惧,马凯硕承认,面对一个40年内GDP从只有美国的10%到现在基本相当的巨人,周边国家是会有担心。但他认为,亚洲与欧洲最大的不同在于,亚洲很早就认识到中国必将成为大国,故将之纳入所有的亚洲建制安排中。今年1月起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对此更是一种提振。而欧洲却将俄罗斯排斥于区域安排之外。
在安全方面,马凯硕表示,亚洲国家是希望美国在本地区存在,但同时希望与中国保持密切关系。这是华府一些人难以理解的,这些人的思维通常是非友即敌。他希望最好能建立平衡的伙伴关系,有大家同意的明确规则指引。他认为达成这种平衡仍是有可能的。
在意识形态方面,作为前新加坡资深外交官,马凯硕表示,亚洲人与西方人也很不同。亚洲人不是从共产主义的棱镜来看中国,而是认为中国正在复兴其古老的文明。比如泰国,与中国打交道好几百年了,现在不过是更强大的中国又回来了,必须打好交道。中日之间打交道已有1500年,其间多数时候和平相处,相信今后中日之间也能发现方式和平相处。所以亚洲正在发生的事情其实是非常“亚洲化”的。
前欧盟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认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相当成功地将世界许多国家联系在一起,而西方国家站在一边担忧抱怨,却提不出替代方案。相反,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产品的依赖性强,新冠疫情加剧这种影响。现在美欧走到一起,似乎改变了对中国的老套看法,但实际上面对经济强人,仍只会迷惑抱怨,无能为力。
阿什顿认为,当前的中俄伙伴关系是权宜之计,西方世界应当加强与中国接触,采取类似解决伊核问题的P5+1机制,寻求乌克兰危机的解决方案。西方世界如何应对中国,应当有更老到的讨论。
中评社华盛顿7月12日电(记者余东晖)新加坡知名战略专家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指出,新的“全球汇聚”势头正围绕中国出现;乌克兰危机只会强化这种势头,从长远看对中国的影响是正面的。
美国智库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日前举行中俄关系与大国竞争的线上研讨。马凯硕与美国知名战略专家卡根(Robert Kagan)就中国在地缘战略竞争中所处的地位观点不一,各有阐述。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研究员马凯硕指出,乌克兰危机刚开始对中国是一个挫折,但中国总是从长远看待问题。现在形势已经出现不同变化,因为西方如此专注于乌克兰单一问题,而没有注意到新的“全球汇聚”(global convergence)正围绕中国出现。
马凯硕以贸易流来说明这种“全球汇聚”--2000年时,东盟与美国贸易额为1350亿美元,东盟与中国贸易额只有400亿美元;到了2020年,东盟与美国贸易额增加到3000亿美元,而东盟与中国贸易额飙升至8000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额从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变成是美国的2.7倍。到2030年,东盟的经济规模将超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