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多地加大土地供应
11月23日,沈阳市自然资源局浑南分局组织挂牌交易五宗地块;11月22日,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网上挂牌方式公开出让4(幅)地块,总起价27.87亿元;11月21日,南京2022年第五批次集中供地15宗地块挂牌,总起始价为56.3亿元;11月18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本年度第五批次“两集中”土地出让公告,共推出各类用地19宗,起始价总额约为116.24亿元……
“每个城市都有年度供地计划,为尽量提高完成率,年末供地会较为积极。”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1月份以来,虽然房地产行业利好政策频出,但预计传导至投资端尚需要时间,所以暂时对土地市场影响不大,短时间内会继续保持低位运行,底价成交仍将是土地市场主流。
对此,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今年前几轮供地中,多城土拍市场表现较为冷淡,增加供地批次,可以分散土地供应集中度,减轻房企拿地压力,提高地块成交率。”
卖地收入有所降低
2022年的土地市场总体处于相对低位状态,卖地收入规模较去年有所降低,平均溢价率亦较低,因此也成为有实力房企“备货”的窗口期。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年内全国40个重点城市卖地收入1.87万亿元,而去年1月份至11月份为2.73万亿元。
“从重点城市的房企拿地情况来看,央企、国企、地方平台以及优质民营房企是拿地主力军。”陈霄表示,华润置地、中海地产、保利发展、龙湖集团等全国性大型房企仍然在拿地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多家第三方统计机构数据来看,以新增货值TOP100房企为指标样本,今年前10个月,华润置地、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滨江集团、招商蛇口、万科以及绿城中国新增货值均超过了千亿元。总体来看,新增货值长期集中于销售TOP20的房企中,剩余80家房企新增货值仅占25%。
“我们的投资拓展部已经缩编裁员,全年都没有定投资拿地目标和相关支出计划,全公司的重点都聚焦在销售存货和保证交付上。”某民营房企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从公司过去储备的土地规模来看,目前仍能满足未来两三年的供货,在不确定的市场中,管理层倾向于保守经营。
行业内也有新现象值得关注。“现在我们公司重点投资项目是代建业务,这是轻资产业务,虽然利润不高,但胜在‘旱涝保收’。” 另有房企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如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