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连环发力 楼市有望改善

  中评社北京11月24日电/据大公报报道,现阶段,房地产市场处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疲弱境地。在疫情影响下,中国楼市景气度2021年显着下降。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恢复和健康发展,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考量。

  供需幷重撑发展

  自去年四季度起,中国人民银行为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持续下调房贷利率1.6个百分点,近200个城市出台了楼市支持政策,推动行业销售同比跌幅自2022年5月起有所收窄。然而,现阶段楼市信心仍然相对不足,房地产商面临融资困难,仅从需求侧支持楼市,政策效果有限。

  在此背景下,近期人行针对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密集推出多项支撑性政策,房地产政策开始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

  助快速修复信心

  人行近期政策基调积极明确,展现出增信用、稳经济的坚决态度。“金融十六条”明确提出要“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第二支箭”直接面向融资困难的民营企业。信贷座谈会也提出商业银行要“发挥头雁作用,主动靠前发力”,表明了政策制定者对于修复房地产企业信用、稳定宏观经济的坚决态度。

  上述政策手段有助于在短期实现控制地产债务风险和促进“保交楼”两大关键目标,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在政策的支持下,开发商的短期流动性压力有望得到缓解。房屋销售的疲软导致开发商的经营性现金流下降,如果融资性现金流未能及时补充,将加大开发商的流动性压力。持续的流动性压力下,部分开发商的债务风险容易向行业蔓延。近期人行的政策有助于盘活开发商现金流,同时加大商业银行对开发商的融资,稳定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