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道路桥下空间增设施提品质

  中评社北京11月17日电/据北京日报报导,北京的桥下空间,正在焕发生机,成为城市的“金边银角”。2021年至今,北京已完成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及公路国道共565处桥下空间专项治理。昨天,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北京市城市道路桥下空间管理办法》时强调,城市道路桥下空间优先满足交通通行路线组织优化、公交场站(驻车、调度)、市政应急保障(备勤)站点、公共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运行基本需求,兼顾公众体育休闲、便民服务、市容景观等城市服务功能和需求。

  两年完成565处治理

  桥下空间,指道路附属桥梁下方垂直投影范围内的可使用空间,不包括山谷、河道、公园、铁路、轨道、道路等特殊地形或功能区域。过去,城市道路桥下空间主要用于公交、环卫、停车、养护保障等公益性设施,更多考虑的是使用要求,存在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不融合、不美观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由增量扩张逐渐转向存量更新,桥下空间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处副处长许国华介绍,自2021年起,北京将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纳入了交通综合治理和“疏整促”专项行动范畴,一方面,全面开展桥下空间违规侵占、无序使用行为的治理,保持安全、整洁、有序;另一方面,推动通过桥下空间安全合法利用,提升品质和功能。

  许国华举例介绍,桥下空间整治的做法,主要包括:清理违规侵占,地面硬化,护栏更换粉刷,清理杂物及废旧设施,配齐消防设施,以及安装监控设施、标识牌等。

  2021年、2022年,北京完成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及公路国道桥下空间专项治理工作,让565处桥下空间实现安全、整洁、有序。其中,海淀区金沟河桥下停车场,清理了长年停放的“僵尸车”,并将封闭式围挡更换为通透护栏;西城区北太平桥下重新粉刷桥台、清除地面淤泥,解决了环境脏乱问题;五环路闵西桥桥下空间存在洗车、物流分拣情况,已清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