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齐晓景到一群“齐晓景”

  中评社北京11月16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美柿’的客人快到了,他们预订了采摘,我跟大棚那边沟通过了,等客人办好入住就去!”刚收拾完房间,民宿管家赵桂玲大妈碰到齐晓景,便聊上一嘴。

  齐晓景是谁?与一年前记者采访她时相比,这个能干的蒙古族姑娘除了是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主任、展翼合作社创始人,又多了个头衔——番茄公社负责人。

  采访的那几天,去科尔沁镇平安村乡村旅游综合体番茄公社采摘游玩的人不少,齐晓景每天忙着接待客人,还要挤出时间设计新活动——1元钱乡村生存挑战、葵花历险记、酿葡萄酒、秋收露营……“这些都是针对孩子们的研学活动,我是不怕忙,这样才能带动大伙儿增收嘛!”瞅准目标就去做,齐晓景可不含糊。

  “晓景这孩子在合作社时就指导大家发展大棚,种出的蔬菜水果她帮忙卖,还想出‘借鸡还鸡’‘借鸡还蛋’的点子帮年龄大、没法种地的老人提高收入,村里的老人哪个不感谢她哟!”说起齐晓景,赵大妈熟到像说自家的事。

  “那您感谢她不?”

  “当然!你就看现在,我成了民宿管家,每月有工资呢,这不是收入又多了嘛!”赵大妈颇有些“神气”。

  在乡村,如果有更多齐晓景这样的带头人领路、有更多产业支撑,老乡们是不是能更快过上更好的日子?

  当记者抛出这个思考,兴安盟盟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孙龙回应:“没错,所以盟里有了‘晓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