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印度制造边境地区摩擦不可能得逞
这说明中印边境地区冲突局势,没有得到缓和。此前新闻媒体报道,印度方面阻碍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巡逻部队在边界开展正常的巡逻活动,试图以蚕食的方式,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人民解放军报纸发表文章,将印度方面行为称之为“下作”。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印度的所作所为感到厌恶,同时也充分说明,印度试图充分利用地缘政治局势变化,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之后,印度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殖民统治者,在南亚次大陆奉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干扰周边国家主权内政,试图寻找时机,吞并周边国家。不仅如此,对其他国家在印度洋地区的活动,印度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印度把印度洋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任何国家进入印度洋,都采取不合作态度。
不过,近些年来,由于地缘政治关系发生变化,印度态度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印度认为,中美竞争有利于印度的扩张,因此,对于美国提出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印度欣然接受,并且与美国等一些国家在印度洋地区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这在半个世纪之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印度之所以这样做,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要利用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关系变化有利时机,牵制中国,进而达到蚕食中国领土的目的。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不断制造事端,印度新闻媒体推波助澜,把边境冲突炒作成国际新闻事件。印度之所以这样做,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要配合美国,在中国的西部地区,牢牢地牵制中国。如果中国无暇他顾,印度很可能会迅速占领中国的土地。
印度患得患失,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中,已经迷失了方向。印度人民党自以为印度已经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在国际排名中地位节节上升,因此,印度有能力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可是,印度特有的垄断体制,使得印度无法全面对外开放,印度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方面,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印度参加东盟国家主导的、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参加的区域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可是,涉及市场开放问题的时候,印度迅速向后退缩。
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认为自己是一个超级市场,依靠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印度是一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印度国内的既得利益集团,不允许印度中央政府对外开放。
虽然近些年来,印度政府不遗余力吸引外资,希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日本与印度签订合作协议,以优惠贷款的方式,帮助印度修建高速铁路,可是到目前为止,高速铁路仍然无影无踪。印度希望美国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印度,为印度经济建设提供支持。可是,印度糟糕的市场投资环境,使得一些跨国公司不得不撤出印度市场。
印度既得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要求印度立法机关制定法律,限制外国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印度是一个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国家,印度虽然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但是,由于消费能力有限,那些投入巨资在印度设立工厂的企业最终发现,他们生产的产品只能销往其他国家,印度本身的市场容量十分有限。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印度是一个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国家。印度高度重视生产,可是却不重视消费,由于缺乏足够的消费能力,印度生产的产品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由于印度缺乏足够的知识产权,印度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十分有限。近些年来,印度希望改变这种局面。可是,由于印度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60%以上的贫困居民,根本无法跟上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印度希望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但印度根本无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消费市场。对印度政府来说,经济生产固然重要,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消费,投资者就会望而却步。
事实上,重大疫情过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印度市场感到失望,他们转而投资中国,希望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消费市场获取更多的份额。印度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印度不仅对中国在亚丁湾护航行动表示反对,而且对中国加强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国经济合作制强烈反对态度。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印度是一个海洋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可是,却没有深水良港。印度没有花费巨资在本国投资建设深水良港,发展远洋运输产业,反而帮助斯里兰卡建设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港口。印度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斯里兰卡与中国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规划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建设国际化港口城市。如今印度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建设国际深水码头,中国企业面临直接竞争。这场竞争鹿死谁手,人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企图,一定会采取针锋相对的政策。印度在印度洋地区强化与中国的竞争,企图把中国彻底赶出印度洋,中国和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印度为了达到与中国竞争的目的,不择手段,不计后果。
中国希望印度充分意识到,作为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两国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是,印度政府变为自己正面临千载难逢的良好时机,如果联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在印度洋地区赶走中国,或者在中美发生冲突的时候,借此机会扩张领土,印度就能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
印度似乎忘记了,中国不会允许其他国家欺负。如果印度变本加厉,在领土问题上制造事端,不排除中国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问题。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但是,对印度人民党政府的挑衅行为,中国不会无动于衷。中国决不允许印度继续奉行地区霸权主义,决不允许印度在边界地区制造摩擦,给中国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这说明中印边境地区冲突局势,没有得到缓和。此前新闻媒体报道,印度方面阻碍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巡逻部队在边界开展正常的巡逻活动,试图以蚕食的方式,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人民解放军报纸发表文章,将印度方面行为称之为“下作”。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印度的所作所为感到厌恶,同时也充分说明,印度试图充分利用地缘政治局势变化,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之后,印度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殖民统治者,在南亚次大陆奉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干扰周边国家主权内政,试图寻找时机,吞并周边国家。不仅如此,对其他国家在印度洋地区的活动,印度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印度把印度洋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任何国家进入印度洋,都采取不合作态度。
不过,近些年来,由于地缘政治关系发生变化,印度态度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印度认为,中美竞争有利于印度的扩张,因此,对于美国提出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印度欣然接受,并且与美国等一些国家在印度洋地区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这在半个世纪之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印度之所以这样做,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要利用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关系变化有利时机,牵制中国,进而达到蚕食中国领土的目的。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不断制造事端,印度新闻媒体推波助澜,把边境冲突炒作成国际新闻事件。印度之所以这样做,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要配合美国,在中国的西部地区,牢牢地牵制中国。如果中国无暇他顾,印度很可能会迅速占领中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