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沉默杀手” 保护好我们的肺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病患病率为13.7%,在单病种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中排名第三。权威专家表示,与其他慢病、常见病相比,我国在慢阻肺病照护领域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需尽早进行筛查和干预。
慢阻肺病高危人群中吸烟人群占比超五成
慢阻肺病是一种伴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和持续、反复的呼吸道症状,可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慢阻肺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被称为肺部“沉默的杀手”。
11月16日,在2022中国慢阻肺病照护大会上发布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慢阻肺病2022年度报告显示,慢阻肺病高危人群中,吸烟人群占比51.2%,几乎每天有二手烟暴露人群占比18.6%,生物燃料暴露占比53.6%,慢阻肺病家族史占比20.6%。此外,大气污染与慢阻肺病住院风险增加有关,PM2.5暴露与肺功能下降相关。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表示,“促防诊控治康”是做好慢阻肺病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即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每个方面有着深刻具体的内容。
“在慢阻肺病预防方面,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控烟。控烟需要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做到统一。”王辰说。
中日友好医院烟草病学与戒烟中心主任肖丹说,吸烟会导致慢阻肺病的发生,而且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起始吸烟的年龄越早,发病风险越高。而戒烟是目前所有吸烟慢阻肺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减慢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从根本上改变慢阻肺病的自然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