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遇刺身亡 中方学者析影响
中评社香港7月9日电(中评社报导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昨日当地时间早上约11时30分在奈良市发表演说期间被开枪袭击,下午因伤重不治去世,终年67岁。事发时,安倍正在参加日本参议院选举的竞选活动,选举将于10日进行投票,因此安倍离世的消息一经确认,国际社会皆感震惊,中评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多位中方知名的日本问题学者,请他们分析了该事件背后可能的深层原因和会对日本政坛以及社会造成的影响。中方专家们普遍表示,安倍的意外身亡会给马上到来的日本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内部的派系分化整合以及整个日本政坛带来明显影响,但从外交和国际关系层面来看,日本政策的变化不会太大。
中国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中评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键表示,首先对这个突发事件深感震惊,“日本在战前、战时以及战后初期经济困难阶段,曾经有过这种刺杀政治家的历史传统,但自从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迄今为止五六十年都没再发生过公开枪杀政治家的案件,居然在2022年重现,非常意外。”王键也认为,因为疫情困扰、经济下滑、就业困难、物价飞涨、国际格局不稳定等众多因素,日本社会和民众存在很多矛盾和不满,因此这个事件也可以看成是偶然中的必然。“现在,作案者的动机还不清楚,我个人认为大概率还是其个人行为。”他说。
对于10日即将进行的日本参议院选举,王键分析认为,安倍陡然遭枪击去世会令自民党获得相当数量的同情票,因为这种暴力的极端行为是大家都很反对的,至于这种同情心理会不会发酵至令自民党获得超过修宪规定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投票,还需要高度关注。王键说,安倍事件对岸田内阁的稳定执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岸田内阁已经正常运作,但此事件对日本自民党内部高层的政治生态和派系权力的分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安倍并未培养安倍派系会长继任者的前提下,他的骤然死亡会导致安倍派的分裂。但对于岸田内阁来讲,少了一个巨大的牵制力或者说强大的党内对手,日后执政就可能更加便利。”他说。
王键也表示,这个突发事件不会给中日关系造成太大影响,因为这是日本内政,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人在今日表态时也对安倍进行了客观且中肯的评价。王键说,安倍事件会对日本社会和日本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冲击,这与世人印象中安全和谐、稳定且高度文明的日本社会形象是完全相悖的。
中国前驻日本大使馆参赞吕小庆回答中评社记者的询问时表示,首先,枪杀事件本身针对的不是参议院选举,而是安倍晋三本人。第二,枪击案对选举有影响,日本有同情弱者的文化,因此该事件对自民党的选票肯定有利好的影响。吕小庆分析,安倍的突然离世会对日本自民党、日本政界产生巨大影响。安倍是日本自民党内最大派系的现任会长,而且是一个强势会长,独享其尊,因此,这件事情会导致安倍派群龙无首,局面混乱,虽然不会“树倒猢狲散”,但原来的老会长细田博之大概率会在参议院选举之后出来收拾局面。
吕小庆个人判断,日本政局在维持一段短暂的默哀期后,一定会出现安倍派的重新分化组合,大概率会被削弱,而且岸田文雄方面也会掌握现在的行政资源,呈现行政资源优先于党内资源的这样一个新的形式。因此,如果岸田文雄之后能够获得他们所期望的政治利益,或者经过分化组合以后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之后,他作为自民党总裁,作为日本首相,大概率可能走向中长期执政。
吕小庆认为,安倍事件是近距离对政治家进行的实弹直接刺杀,这样有计划、有预谋、有武器、有特定物件的谋杀,是1960年浅昭稻次郎在集会中被刺杀以来的首次。而且,当年和现在的背景完全不同,那个时候是日本左翼和右翼在意识形态,国家内外政策上面激烈交锋,右翼比较得势的年代,但目前日本国内的大背景并没有因任何政策或战略产生特别强的对立分歧和左右翼意识形态尖锐对立。吕小庆也说,枪手不是普通老百姓,他可以自制枪支并且在近距离非常准确的射击目标要害部位,绝非激情犯罪,为何目标瞄准安倍?目前尚不清晰,但可以推测和凶手个人生活有极大的关联。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胡继平对中评社记者表示,安倍晋三不是现职首相,但应该说是除现职首相外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所以说他最有影响力,一是他所率领的派系是自民党中最大的,有90多名国会议员,因此在党内话语权比较大。二是安倍是日本宪政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共任职近八年,在任期间作为党的总裁,在党内积累了丰富的政治资源、人脉,这些资源在他下台后依然在发挥作用。所以在他下台之后,仍然对后面两任的首相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在政界影响也较大。
另外一点就是安倍本人个性在政治家中比较特殊,他下台后继续发挥作用的积极性高,而且很高调,这与其他前首相退下来后较为低调的作风不同。安倍经常在外交安全、国内经济政策等方面发表他的见解、甚至与现任首相不一样的观点,来给现任首相施加影响。这种风格在日本政界比较少见。政府面对他的强硬主张和压力,有时不得不做一些妥协。例如今年5到6月,政府在制定经济基本政策档的时候,把台湾问题、防卫费提高到GDP的2%写了进去,据日本媒体披露,就是因为受到了安倍的压力。
因此,安倍的去世可能会给日本政界带来不小的冲击。首先对他的派系是一个冲击。安倍派其他政治家在影响力方面还不能与安倍同日而语。即使有了新的派系领袖,影响力和话语权在短期内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安倍是现在岸田内阁的支持者,但同时在政策、人事安排等方面对政府有较大影响力。据日本政界和媒体观察,岸田去年10月上台以来,不想和安倍搞得很僵,所以在一些时候选择了妥协。有人认为今年参议院选举之后,如果岸田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可能采取一些更具自己特色的政策。现在安倍去世,岸田在政策方面会不会因此有所变化,现在还需要观察。至于外交关系方面,胡继平表示,可能会带来一点影响,但日本政策的基本方向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表示,现在还不清楚犯人刺杀安倍晋三的动机到底是什么,究竟是因为个人恩怨、精神失常,还是对安倍政治理念有意见,这是研判的一个重要根据。从犯人刺杀时机选择来看,应该是因为现在正好是选举的时候,政治家要四处演讲,否则平时也很难有机会见到安倍。
廉德瑰认为,由于安倍的身份和影响力,发生这样的事情意味着日本将是一个没有安倍存在的日本了。另外,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在安倍影响下,这十几年来出现了右倾化,而主要有影响的右派领导人没有了,也意味着将来日本执政党是一个没有安倍存在的自民党。再者,对于日本右派那些参拜靖国神社、主张修改宪法、日美同盟和遏制中国主张的右派来说,也将是一个没有领导核心的团体。从这个角度来看,下一步日本将向哪个方向发展,其实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因为,右派核心人物没有了,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打击。
廉德瑰指出,此事对于选举的影响不是很大。周日马上就要选举了,选举日程不会因此而改变。但是这样的突发事件对选民会有一个冲击,对于主张修改宪法和坚持安倍政策的候选人而言,也许会有一些同情票。当然,有固定立场的人则不会受此影响,反对安倍或是反对修改宪法的人,也不会因为安倍的去世而改变太多。中间摇摆的选民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他认为,这次选举结果已有预测,现在自民党本身支援度还蛮高,所以自民党还是要当选的。
刘江永表示,从目前碎片化资讯拼凑推演,凶犯刺杀动机有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可能对安倍本人有看法。凶手是曾经在自卫队服役的80后男子,80后恰是生活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一代,而且是在安倍推行安倍经济学后进入职场的。在此过程,他和家人遭遇了什么境遇未曾知晓。二是自卫队的工作在和平状态下是稳定的,但按照安倍想法日本可能成为一个打仗国家,这意味着自卫队有朝一日可能要上前线打仗,可能让他觉得这不是其想要的生活,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自卫队下来后又可能没有得到相应的承诺或是人际关系不好等,从而产生了轻生念头。三是可能是一种压抑情绪的宣泄。疫情反复,日本社会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工资又不上涨,在生活压力等多重因素迭加之下,导致日本社会郁闷、焦虑、不满又无奈的社会焦虑情绪自然蔓延,也反映在社会心态和社会治安上出问题。四是最近一年多日本出现很多行凶施暴等社会恶性事件,不排除社会新闻多了以后对凶犯有一些心理暗示或是启示性作用。综上可以看出,此次安倍遇刺既有偶然性,也孕育着必然性。因为有很多人去月台助选,为何偏偏就盯上了安倍,说明还是因为长期对安倍某些政策或做法不满。
刘江永认为,安倍突然离世对日本政坛有短期和中长期的影响。短期来看,马上进行的参议院选举的节奏会被打乱,不排除再因为破窗效应出现黑天鹅事件,而且安倍虽已不是首相,但还是现任国会议员,因此他的葬礼和诸多后续事宜都还需要岸田内阁和国会研究处理。另外,安倍还是自民党内最大派系的领袖,他中枪身亡以后派系群龙无首,谁来接掌大权其派系内部现在估计也在紧锣密鼓地商量,参议院选举投票以后,自民党里各个派系此长彼消,安倍派是否还能保持原来的绝对优势,很难说。刘江永说,日本民众对安倍还是比较尊重,或者说认为他是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家,这个事件发生之后,估计会有些同情票流入安倍支持的候选人的囊中,因此自民党的议席有可能在原来的基础还有所上升。
从中长期看,刘江永认为,曾在日本政坛呼风唤雨的“安麻体制”会因为安倍离世和麻生的年事已高成为强奴之末,影响力大为下降,这样岸田文雄则可稳坐江山,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未来他的执政地位更巩固,他的决策自由度也更大了。此外,自民党内部的力量也会进行分化组合,目前来说,二阶俊博、菅义伟、石破茂这些人都有可能重新集结,引起自民党内的新一轮权力斗争。
“安倍晋三最为关注的就是修宪问题,”吕耀东指出,在即将举行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安倍及其所在的自民党也将“修宪”作为其政纲的一个主要内容。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将“把自卫队明确写入和平宪法第九条”这一内容作为该党的主要理念加以宣传,以此争取在参议院选举中能够为保守势力、修宪势力赢得超过2/3的议席。安倍晋三这次到奈良进行竞选演讲,就是为了给自民党在国会参议院选举中造势。
吕耀东认为,安倍晋三身亡一事,并不会影响到日本整体政治发展的走向,日本政府的理念还会按照既定的路线向前推进。不论是刚刚现下台的前首相菅义伟,还是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在他们处理日本内政和外交的大方向上,基本上都能看到安倍的影子。因此,安倍的事情,并不影响日本内政和外交发展的大致走向。
第二,自民党内一些实力派的政治家肯定会有影响,比如像高市早苗。应该说高市早苗可以理解为安倍在日本政坛一线的替身,她所有的主张或者见解都是与安倍类似的。所以安倍过世,对她未来的政治前途——尤其是有人揣测高市早苗会在岸田文雄之后成为日本首相——但现在来看,未来高市早苗接手自民党党首或成为日本首相的可能性就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尽管安倍退居二线,但实际上也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发声,他的目的是希望影响现在的岸田文雄政府,包括之前的菅义伟政府。所以安倍过世可能对岸田文雄政府来讲,或许是外压的一种减小。未来可能岸田文雄政府的对外政策,内政外交政策等,会更多的体现出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于整个国际局势的影响方面,则还是可控的。
中评社香港7月9日电(中评社报导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昨日当地时间早上约11时30分在奈良市发表演说期间被开枪袭击,下午因伤重不治去世,终年67岁。事发时,安倍正在参加日本参议院选举的竞选活动,选举将于10日进行投票,因此安倍离世的消息一经确认,国际社会皆感震惊,中评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多位中方知名的日本问题学者,请他们分析了该事件背后可能的深层原因和会对日本政坛以及社会造成的影响。中方专家们普遍表示,安倍的意外身亡会给马上到来的日本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内部的派系分化整合以及整个日本政坛带来明显影响,但从外交和国际关系层面来看,日本政策的变化不会太大。
中国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中评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键表示,首先对这个突发事件深感震惊,“日本在战前、战时以及战后初期经济困难阶段,曾经有过这种刺杀政治家的历史传统,但自从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迄今为止五六十年都没再发生过公开枪杀政治家的案件,居然在2022年重现,非常意外。”王键也认为,因为疫情困扰、经济下滑、就业困难、物价飞涨、国际格局不稳定等众多因素,日本社会和民众存在很多矛盾和不满,因此这个事件也可以看成是偶然中的必然。“现在,作案者的动机还不清楚,我个人认为大概率还是其个人行为。”他说。
对于10日即将进行的日本参议院选举,王键分析认为,安倍陡然遭枪击去世会令自民党获得相当数量的同情票,因为这种暴力的极端行为是大家都很反对的,至于这种同情心理会不会发酵至令自民党获得超过修宪规定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投票,还需要高度关注。王键说,安倍事件对岸田内阁的稳定执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岸田内阁已经正常运作,但此事件对日本自民党内部高层的政治生态和派系权力的分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安倍并未培养安倍派系会长继任者的前提下,他的骤然死亡会导致安倍派的分裂。但对于岸田内阁来讲,少了一个巨大的牵制力或者说强大的党内对手,日后执政就可能更加便利。”他说。
王键也表示,这个突发事件不会给中日关系造成太大影响,因为这是日本内政,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人在今日表态时也对安倍进行了客观且中肯的评价。王键说,安倍事件会对日本社会和日本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冲击,这与世人印象中安全和谐、稳定且高度文明的日本社会形象是完全相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