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三甲医院12医生将赴港交流
范鸿龄昨日发表网志表示,随着香港和大湾区合作频繁,两地医护人员的专业交流可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分享经验同时,也能纾缓本港人手紧绌,为香港市民提供更适切治疗。
来港后马上“卷起衣袖”
他表示,广东省卫健委提名的首批12名医生,都是来自广东省的三甲医院,十分资深且经验丰富,来港后可马上“卷起衣袖”,落实交流。至于护士及放射技师交流计划亦正磋商细节,进度良好,期望于本年底启动交流计划。
交流计划并涵盖中医师,范鸿龄表示,资深中医专家来港交流,将有助培训本地中医师,他期望将中西医协作计划扩展至更多病人服务,令更多病人受惠。
医管局于今年6月公布“大湾区医生交流计划”时表示,首批引入的大湾区医生预计会有5至10人。范鸿龄于9月交代计划进度时称,已有8名医生愿意来港,将申请他们以“有限度注册”方式在本港工作,主要在胸肺科及内科工作。
医管局早前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谘询委员会,为医管局参与大湾区发展及支持政府主导的有关大湾区合作项目的策略方向提供意见。委员会成员林哲玄昨日接受《大公报》查询时表示,近年中国的自然科学文献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超越了美国,而医学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环,足以证明中国的医学地位。
范鸿龄在网志亦介绍了医管局大楼的大堂近日增添了一件展品,是签满名字、俗称“大白”的保护衣,保护衣上是第五波疫情期间、400名内地援港医疗队成员的名字。范鸿龄说,每次经过见到,都会感想良多,对援港医护离乡别井,从千里之外来到香港,与本港医护团队一同分担临床护理工作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