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发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价值

  中评社北京11月12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对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各方面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进行深入挖掘,取得大量研究成果。这是创新的基础。这些成果经过转化,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新知、启迪心灵。

  敦煌是一个文化宝库,它里面包含着很多形象的历史,包括宗教的、艺术的、民俗的……把敦煌搞懂了,我们就可以解析出一个立体的古代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祗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中国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良渚、三星堆、孔庙孔府孔林、莫高窟、长城等,它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我们如何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充分发掘和弘扬?如何让这些内容广博的文化遗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在我看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

  我们首先要对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各方面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进行深入挖掘,取得大量研究成果。这是创新的基础。这些成果经过转化,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新知、启迪心灵。

  比如在敦煌艺术价值挖掘方面,我们编写了《敦煌艺术大辞典》。全书收录28类近3000个词条、1000余幅图片,约140万字,集纳了敦煌石窟(包括建筑、彩塑、壁画)、敦煌历史遗迹遗物以及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领域学术词语和专业知识、历史人物、著作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书里还有古代天文学、农学、化学、军事等方面的词条。一册在手,就可以全面瞭解敦煌艺术。此外,我们还不断推出一些具有欣赏价值的普及性读物,让更多读者瞭解敦煌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创新性发展,还意味着要为今天的社会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产品、精神食粮。这需要各领域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化合作。在文艺领域早有不少成功范例。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就是从敦煌艺术中汲取的灵感,“敦煌舞”甚至成为一个专门的舞蹈门类。由故宫博物院藏画《千里江山图》而创排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深受观众喜爱。这表明,那些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一旦得到很好的传承创新,就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