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雯答中评:港府需从小政府转变成有为政府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国际金融学会研究员洪雯博士(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10月6日电(中评社报道组)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国际金融学会研究员洪雯博士不久前受邀出席“中评大咖讲书”第四期学习活动,在回答中评社记者有关香港政府角色的问题时指出,港府历来是“小政府”,但在新形势下,香港政府需要转型成一个“有为政府”,逐步介入到经济发展中,推动“二号香港”产业结构转型和实体化。在发展科技产业和2.5产业的过程中,她建议港府放下身段,向珠三角城市学习招商引资,主动为龙头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及提供服务,吸引它们落地香港。

  中评社记者提问道,香港一直是“小政府、大市场”的发展模式,您认为香港政府转型成为有宏观调控能力的“大政府”,是否会面临一些挑战呢?是否会影响香港继续维持自由港的优势?

  洪雯回答道,第一,如果仔细分析一下香港作为自由港所包含的内容,它包括了资金、货物、资讯、自由来往,这些跟政府功能的改变没有冲突。政府引导经济,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并不影响自由港的这几个功能,所以自由港和政府作用这两者并不具备必然的关联。

  第二,其实港府未必要变成一个大政府。香港政府历来是一个小政府,多年来的经济转型也好、发展也好,都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结果。政府没有规划经济的传统,也没有规划的能力,让它转型成像内地式的政府,或是新加坡家长型的政府,暂时也做不到。但是香港政府可以转型成一个“有为政府”,从所谓的不干预、无为,转变为“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介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介入”并不是规范企业怎么运作、规范资本怎么流通、规范市场怎么运行,而是提供一个发展的蓝图,这不仅有利于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还可以推动“二号香港”产业的结构转型和实体化。

  洪雯表示,香港经历了几场大的社会运动,社会非常撕裂,产业发展蓝图相当于是一块踏脚石,让整个社会的持份者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充分地engage(沟通和交流)各个持份者,让年轻人表达他们的理想,让家长表达对孩子的期盼,政府则可以从中瞭解社会各界的想法。这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手段,让两个香港走上弥合之路的手段。我认为政府可以参考。

洪雯向中评社赠予著作《两个香港的弥合之路》(中评社图片)

  此外,洪雯指出,香港政府需要向内地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学习。她以亲身经历举例道,大湾区规划出台之后,她当时还在利丰工作,陪同冯国经先生接待了大湾区不少城市的市委书记或者市长,说如果我们把总部搬去他们的城市,可以在“一企业一政策”的思路下提供各种优惠,税收和土地都可以商量。新加坡政府也是这么做的,利丰有几个大的物流项目本想放在香港,结果新加坡专门制定了特别政策,给了非常优厚的条件,于是利丰就把项目搬去了新加坡,吸引了不少相关产业跟随,带动了整片区域的发展,现在那里已经是一个高端物流中心了。利丰开业的时候,新加坡副总理亲自出席,非常重视。

  “香港政府应该向这些城市学习,未来要发展科技产业和2.5产业,政府需要放下身段去招商引资,去敲门,主动制定政策和提供服务。”洪雯总结道。

  “中评大咖讲书”是由中评智库基金会和中国评论通讯社共同主办的学习活动,将不断邀请香港各界精英作者解读他们的著作,打开深入认识香港的另一扇窗户。第四期“中评大咖讲书”学习活动8月26日在香港总部举行,洪雯受邀担任主讲嘉宾围绕其著作《两个香港的弥合之路》进行主题分享,深入剖析香港社会经济深层次矛盾与香港未来出路,并回答了中评社记者提出的十余个问题。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国际金融学会研究员洪雯博士(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香港10月6日电(中评社报道组)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国际金融学会研究员洪雯博士不久前受邀出席“中评大咖讲书”第四期学习活动,在回答中评社记者有关香港政府角色的问题时指出,港府历来是“小政府”,但在新形势下,香港政府需要转型成一个“有为政府”,逐步介入到经济发展中,推动“二号香港”产业结构转型和实体化。在发展科技产业和2.5产业的过程中,她建议港府放下身段,向珠三角城市学习招商引资,主动为龙头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及提供服务,吸引它们落地香港。

  中评社记者提问道,香港一直是“小政府、大市场”的发展模式,您认为香港政府转型成为有宏观调控能力的“大政府”,是否会面临一些挑战呢?是否会影响香港继续维持自由港的优势?

  洪雯回答道,第一,如果仔细分析一下香港作为自由港所包含的内容,它包括了资金、货物、资讯、自由来往,这些跟政府功能的改变没有冲突。政府引导经济,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并不影响自由港的这几个功能,所以自由港和政府作用这两者并不具备必然的关联。

  第二,其实港府未必要变成一个大政府。香港政府历来是一个小政府,多年来的经济转型也好、发展也好,都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结果。政府没有规划经济的传统,也没有规划的能力,让它转型成像内地式的政府,或是新加坡家长型的政府,暂时也做不到。但是香港政府可以转型成一个“有为政府”,从所谓的不干预、无为,转变为“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介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介入”并不是规范企业怎么运作、规范资本怎么流通、规范市场怎么运行,而是提供一个发展的蓝图,这不仅有利于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还可以推动“二号香港”产业的结构转型和实体化。

  洪雯表示,香港经历了几场大的社会运动,社会非常撕裂,产业发展蓝图相当于是一块踏脚石,让整个社会的持份者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充分地engage(沟通和交流)各个持份者,让年轻人表达他们的理想,让家长表达对孩子的期盼,政府则可以从中瞭解社会各界的想法。这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手段,让两个香港走上弥合之路的手段。我认为政府可以参考。

香烟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