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生物工程新方法,治疗艰难梭菌感染

  中评社北京11月10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抗生素耐药菌,在使用抗生素,尤其是过量使用抗生素时,很容易出现艰难梭菌感染(CDI)。通常,艰难梭菌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内并保持休眠状态,直到在大肠中感染并释放毒素,破坏组织。这些毒素会杀死细胞,从而导致腹泻、腹痛、发烧,在极端情况下会致命。

  近日,美国微生物学会期刊《mBio》发布昆山杜克大学(Duke Kunshan University)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新彤生物化学实验室黄林峰副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艰难梭菌感染造成的组织损伤的关键基因片段,阻断特定的基因功能,有可能用于治疗艰难梭菌的感染。

  据“昆山杜克全球健康”公众号报导,论文的主持者黄林峰表示,艰难梭菌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它已于2013年被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列入最高紧急威胁级别的耐药菌首位。在中国,艰难梭菌感染的影响也非常广泛,但是对它的研究还不充分。

  该项研究的成员之一、昆山杜克大学自然与应用科学部生物实验室讲师李迎雪博士对实验过程进行介绍:“我们开创了一种新型基因筛查法,利用细菌细胞制造了数千个精确基因靶向的RNA分子,即小干扰RNA(siRNA)。然后我们使用高通量方法去测试这些siRNA,并使用生化检测和显微镜观察的方式,去瞭解在艰难梭菌毒素诱导下siRNA在细胞死亡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我们初步筛选出最有可能的候选基因,再通过各种实验室技术验证它们是否在艰难梭菌毒素诱导的细胞损伤中产生了效果。”

  研究发现,在艰难梭菌导致的细胞凋亡中,有几个新的基因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这项研究的黄林峰解释:“通过阻断这部分的基因功能可减轻艰难梭菌毒素所造成的细胞死亡,而这个方法可以用于感染后的相关治疗。中药化合物甘草甜素(Glycyrrhizin)能够阻断其中一个候选基因HMGB1的功能。在我们培养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对艰难梭菌毒素引起的细胞和组织损伤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

  11月8日,澎湃科技连线黄林峰,解读该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