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将课碳关税 冲击台湾245亿元出口
中评社台北10月5日电/因应欧盟今年7月提出“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2026年将对进口的高碳排产品课征关税。“经济部”指出,管制项目248项中,台湾输欧有212项,以钢铁制品为主,估计受冲击金额约新台币245亿元。因应CBAM,“经济部”提出《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修法将纳碳费机制,对外界提出每公吨至少征收新台币300元,“经济部次长”曾文生表示,对产业压力会很大。
《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拟修改为《气候变迁因应法》,对长期减量目标、提升气候治理、推动碳定价、强化气候变迁调适等,都将纳入修正,“环保署”表示,预计10月会预告及意见征询。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道,“经济部”昨在“立法院”报告指出,目前国际海关六码货品共有1万2287项,欧盟CBAM初期适用水泥、钢铁、铝业、肥料及发电业等5大行业别部分产品,管制项248项中,台湾输欧有212项,预期受波及金额高达245亿,占出口欧盟比率3.6%,其中以钢铁制品受冲击最大。
先前传出“环保署”征收每吨碳费100元,遭环团痛批不痛不痒,认为至少要300元。国民党“立委”林奕华问到,环团主张每公吨碳费至少征收300元、700元甚至1000元碳费是否过高?
“环保署长”张子敬表示,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统计资料,以2005年为基期,近14年来台湾碳排年平均成长率约为0.1%,优于中国大陆的4.4%、韩国及新加坡的1.8%等邻近亚洲国家。
“经济部”表示,台湾会与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澳洲、俄罗斯等WTO会员合作,持续关切与发声,在WTO关切欧盟CBAM内容是否符合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基本规范,及可能衍生的非关税贸易障碍;并吁请欧盟制定政策应衡量贸易冲击效果、谘商与决策程序透明化,以符合WTO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