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石成癖的苏东坡

  中评社北京11月3日电/宋代文豪苏东坡一生嗜石成癖,对奇石有着特别的情愫,并留下了许多咏石诗文。

  苏东坡在任扬州知州时,他的表弟程德孺知其有石癖,送给他两块英石(产于广东英德的一种石灰岩),一块绿色,一块白色。苏东坡看到这两块奇石,想起了不久前在颍州知州任内所做的梦,梦中苏东坡至一官府,榜书“仇池”,此地山川清远幽深,不同凡响,朋友告诉他这是福地小有洞天的余脉,杜甫《秦州杂诗》中的“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说的就是这里。

  苏东坡根据颍州之梦,将这两块石头命名为仇池石,他还作《双石》一诗记之:“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他的诗友看到其石其诗,纷纷与之相和,秦观写有这样的诗:“信为小仇池,气象宛然足。连岩下空洞,鼎张彭亨腹。”

  当朝权贵驸马都尉王诜(shēn)知道苏东坡有奇石,想借去观赏一下。苏东坡明知他意在攘夺,又不敢拒绝,便预先写了首长诗,在诗的题目中,苏东坡称奇石为“希代之宝”,为了表达自己珍爱仇池石之情,他还在末尾这样写:“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果然,王诜得到仇池石后,提出了据为己有的要求。苏东坡被逼无奈,提出以王诜珍藏的唐代画家韩干的《二马图》作为交换。王诜自然不愿以传家之宝拱手相让,结果双方相持不下。关系搞得非常紧张。他们的朋友对此事态度分为二派,钱勰(xié)最开始反对石与画相易,转而提出将仇池石和《二马图》全归己有;蒋之奇一开始主张苏东坡割爱,等见到此石后竟提出要焚画碎石。两人可谓各走极端,实际上是劝苏、王两人不为物累,含有调侃意味。苏东坡后来又作了一首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件事弄得朝野上下几乎无人不知,最后仇池石还是物归原主,苏东坡的石癖和诗才也更为人所乐道。

五原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