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者眼中的和谐共生现代化美景

  中评社北京11月5日电/据新华社报导,这几日,刚刚结束十月观鸟课程的“90后”自然教育者胡文珏正马不停蹄地赶往四川省成都市,为两个月后的寒假生态旅行设计路线。

  5年前,当胡文珏将目光从河流环境保护研究转向自然教育领域时,很多人甚至对“自然教育”这个词感到陌生。

  胡文珏是安徽省合肥市较早从事自然教育的“新职人”之一。大学期间,学习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他加入环保社团,开始接触自然教育。2017年,他在合肥创办闻啼鸟自然教育工作室。

  近年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以传播生态环保理念为目标的自然教育也成为新职业,在中国蓬勃兴起。“胡文珏们”把自然当成课堂,向孩子们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露珠想给蜘蛛一个惊喜,蜘蛛回来一看,呀!自己的家挂满了小珍珠。”这是12岁女孩秋天作的小诗。

  秋天是胡文珏最早的学员之一,从5岁起就跟着胡文珏走进大自然,辨识植物的茎叶花果、观察鸟类迁徙、夜探森林公园、体验农耕劳作。“很多人忘记了自己原就生在大自然,而我经常觉得自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斑头雁。”秋天说。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胡文珏说,在从事自然教育的工作中,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在胡文珏的“朋友圈”里,近几年,从事中小学及学前教育的教育者逐渐多了起来,不少公办学校开始增设自然教育课程。

  在合肥市阳光小学课后实践基地里,一块30平方米的小菜园是孩子们每天放学后探索自然的乐园。校长王玲接触了自然教育后,萌发将“自然是我师,我是自然友”的理念融入学校课程设计当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