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春:用辛亥革命故事培养港青国家认同
中评社香港9月28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香港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委员会主办、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承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24日下午在港举行。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侨界社团联会首席主席余国春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他指出,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好香港年轻一代的工作,夺回一度失落的思想文化阵地,利用辛亥革命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辛亥革命的故事,让青少年在生动多样的活动中,缅怀先贤遗志和家国情怀,培养和增长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投入“一国两制”的建设中。
余国春提到,110周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揭开了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序幕。在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时,纪念辛亥革命有重大的意义:回首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祖国统一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激发爱国情怀,弘扬爱国精神,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余国春表示,爱国华侨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孙中山的名言“华侨为革命之母”高度评价了海外华侨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漂泊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心系祖国,鼎立资助辛亥革命,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辛亥革命在华侨华人社会唤起了民族觉醒,由“家乡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锻造了大量优秀人才,开创了华人华侨团结奋斗的新时代,支持辛亥革命的华侨华人跨越亚、欧、美洲,台港澳也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余国春指出,香港同胞在辛亥革命中书写了光辉的篇章,这里既是孕育孙中山革命思想之所在,又是孙中山组织革命团体、宣传革命思想及发动起义的基地,也是其建置革命人脉与网络的重地。1895年至1911年孙中山等发动的十次起义中,有六次以香港为秘密策划地。拔萃男书室、皇仁书院前身中央书院以及香港大学西医书院均是孙中山曾就学的地方。位于乾亨行的香港兴中会总部,是孙中山策划革命活动的地点,而陆羽茶室现址则属当时专责宣传号召国人革命的中国日报的用址。中山纪念公园原名为青山农场,是策划革命运动的总部。
余国春说,香港经历一番动乱之后实施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顺利产生新一届选委,开启良政善治新篇之时,需要在广大市民青年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情怀,孙中山在香港的革命事迹,就是一部鲜明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余国春表示,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好香港年轻一代的工作,夺回一度失落的思想文化阵地,利用辛亥革命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辛亥革命的故事,讲好辛亥先贤的故事,认识百年相关光荣的革命传统,让青少年在生动多样的活动中,缅怀先贤遗志和家国情怀,培养和增长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成为富有精神底蕴的一支爱国力量,投入“一国两制”的建设中。
余国春续指,殷切希望社会各界重视这项使命。政府应和民间携手,跨界合作善用资源,从学校到家庭,从商界到基层,积极规划营造氛围,在这场宏伟的工程中建功立业,使身份认同和国家意识扎根青少年心中,明白“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和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促进社会各界尤其青年一代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参与大湾区建设,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多贡献。
中评社香港9月28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香港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委员会主办、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承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24日下午在港举行。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侨界社团联会首席主席余国春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他指出,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好香港年轻一代的工作,夺回一度失落的思想文化阵地,利用辛亥革命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辛亥革命的故事,让青少年在生动多样的活动中,缅怀先贤遗志和家国情怀,培养和增长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投入“一国两制”的建设中。
余国春提到,110周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揭开了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序幕。在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时,纪念辛亥革命有重大的意义:回首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祖国统一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激发爱国情怀,弘扬爱国精神,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余国春表示,爱国华侨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孙中山的名言“华侨为革命之母”高度评价了海外华侨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漂泊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心系祖国,鼎立资助辛亥革命,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辛亥革命在华侨华人社会唤起了民族觉醒,由“家乡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锻造了大量优秀人才,开创了华人华侨团结奋斗的新时代,支持辛亥革命的华侨华人跨越亚、欧、美洲,台港澳也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余国春指出,香港同胞在辛亥革命中书写了光辉的篇章,这里既是孕育孙中山革命思想之所在,又是孙中山组织革命团体、宣传革命思想及发动起义的基地,也是其建置革命人脉与网络的重地。1895年至1911年孙中山等发动的十次起义中,有六次以香港为秘密策划地。拔萃男书室、皇仁书院前身中央书院以及香港大学西医书院均是孙中山曾就学的地方。位于乾亨行的香港兴中会总部,是孙中山策划革命活动的地点,而陆羽茶室现址则属当时专责宣传号召国人革命的中国日报的用址。中山纪念公园原名为青山农场,是策划革命运动的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