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前外长:中东乐于对华发展互惠互利关系

  中评社北京10月25日电/据参考消息网报导,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10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增强在中东的存在》的文章,作者是埃及前外交部长纳比勒·法赫米。文章认为,牢固的中国与中东关系是存在的,而且这对所有各方都非常重要。鉴于这种合作的规模和性质以及不断增长的需求,可以肯定地认为,双方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在今后几十年会进一步增强。全文摘编如下:

  近年来中东最常提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该地区国家与中国未来的关系。对此,我的反应是,中国已经在中东了,双边关系只会加强,且可能是呈指数级。

  中国是阿拉伯国家的主要双边贸易伙伴,2021年双边贸易总额超过3300亿美元。同年中国与以色列的贸易额超过220亿美元,远高于1992年的约5000万美元。

  近几十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外国投资来源。“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了多个阿拉伯国家,中国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埃及、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在基础设施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合作。

  中国对以色列的投资也在增长。此外,就伊朗而言,它一直在推动加快落实与中国在2021年达成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为期25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发展产业、网络能力和军事合作。

  石油仍然是中国与中东地区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

  中国的石油需求近一半需要进口,2020年中国进口的原油总额约为1760亿美元,其中近半数来自中东地区,最大的供应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阿联酋与沙特阿拉伯一道出现在中国的十大原油供应国名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