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中衡:法大选两选将皆想拉俄罗斯 远美国

沈中衡。(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4月18日电(记者 郑羿菲)针对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2名候选人的外交政策,辅仁大学法文系主任沈中衡接受专访时表示,无论是现任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或国民联盟主席、候选人勒庞(Marine Le Pen),都没有把中国当成敌人或伙伴,但都想拉稳俄罗斯这个重要伙伴,并对美国保持距离。

  沈中衡为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政治学博士,专长为政治学、国际关系、网路教学,现为辅仁大学法文系主任、副教授。

  法国总统大选4月10日首轮投票,共和前进党主席、现任总统马克龙赢得27.8%的选票,仅以约4%微小差距险胜勒庞的23.1%,2人订4月24日进行第二轮投票。

  沈中衡接受专访时表示,在对中、对俄、对美的态度上,马克龙与勒庞的立场都相似,中国对法国来说并非立即性的国家利益,因此马克龙并没有把中国当成敌人,也没当成伙伴,这件事对勒庞来说也是一样。

  沈中衡说,俄罗斯对法国而言是重要的伙伴,这个伙伴虽然现在发动俄乌战争,但仍要想办法拉回来。勒庞的立场非常亲俄,曾谴责俄国,但反对制裁俄国,也认为法国不应提供军备给乌克兰,勒庞日前开记者会阐述外交政策时,就有说希望俄乌战争赶快结束,并努力促成俄罗斯与北约和好。

  沈中衡指出,马克龙很想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以协商谈判取得和平,虽然谴责战争,但在媒体上表达布查镇事件不应该用“种族灭绝”的字眼形容,马克龙也认为制裁俄罗斯已把全球经济都拖下水,制裁俄罗斯能源一定涨价,能源涨价迎来的就是通货膨胀,通膨又与法国大选所谓的购买力、经济议题扯在一起,对马克龙较为不利。

辅仁大学外语学院一隅。(中评社 郑羿菲摄)

  在对美政策上,沈中衡认为,马克龙过去的外交政策看得出,想与美国保持距离,不像英国黏紧紧,甚至是法国带欧盟稍微跟美国拉开距离,至于勒庞则主张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时期的“民族国家的大欧洲”路线,法国在国际上要走独立的路、不需要美国,希望欧洲国家紧密合作,但不要黏在一起成为一个国家,并要如同戴高乐1963年一样退出北约军事联合参谋部,但并不是退出北约。

  沈中衡表示,马克龙与勒庞在国际政策上最不同的点是对于德国的态度,法国一向把欧盟最大的国家德国用1963年签署的法德同盟绑在一起,而德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角色不会很明显、太过强硬,因此在欧盟大国在国际事务上讲话比较大声的都是法国,马克龙执政时同样依循过往的路线紧抓法德同盟,但勒庞则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德国曾迫害过犹太人,对极右派领袖来说是长期尴尬个存在。

  沈中衡说,勒庞虽在竞选初期主张过要退出欧盟,但现在已经表达不会退出欧盟,勒庞在第二轮投票前,应都会保持模糊的路线以维持选票基础,等选上了才能观察后续的动作。而欧盟对勒庞而言,没有很团结、诸多山头的现况可能更有利其民族国家的大欧洲路线,甚至未来可能会强调1967年代的卢森堡共识,所有的事情必须要“一致决”才能做。

沈中衡。(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4月18日电(记者 郑羿菲)针对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2名候选人的外交政策,辅仁大学法文系主任沈中衡接受专访时表示,无论是现任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或国民联盟主席、候选人勒庞(Marine Le Pen),都没有把中国当成敌人或伙伴,但都想拉稳俄罗斯这个重要伙伴,并对美国保持距离。

  沈中衡为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政治学博士,专长为政治学、国际关系、网路教学,现为辅仁大学法文系主任、副教授。

  法国总统大选4月10日首轮投票,共和前进党主席、现任总统马克龙赢得27.8%的选票,仅以约4%微小差距险胜勒庞的23.1%,2人订4月24日进行第二轮投票。

  沈中衡接受专访时表示,在对中、对俄、对美的态度上,马克龙与勒庞的立场都相似,中国对法国来说并非立即性的国家利益,因此马克龙并没有把中国当成敌人,也没当成伙伴,这件事对勒庞来说也是一样。

  沈中衡说,俄罗斯对法国而言是重要的伙伴,这个伙伴虽然现在发动俄乌战争,但仍要想办法拉回来。勒庞的立场非常亲俄,曾谴责俄国,但反对制裁俄国,也认为法国不应提供军备给乌克兰,勒庞日前开记者会阐述外交政策时,就有说希望俄乌战争赶快结束,并努力促成俄罗斯与北约和好。

  沈中衡指出,马克龙很想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以协商谈判取得和平,虽然谴责战争,但在媒体上表达布查镇事件不应该用“种族灭绝”的字眼形容,马克龙也认为制裁俄罗斯已把全球经济都拖下水,制裁俄罗斯能源一定涨价,能源涨价迎来的就是通货膨胀,通膨又与法国大选所谓的购买力、经济议题扯在一起,对马克龙较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