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服务实体经济

  中评社北京10月27日电/据央视网报导,10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5万亿元。根据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5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从支出来看,1至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19万亿元(190389亿元),同比增长6.2%。科学技术、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金融持续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恢复回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而三季度金融数据也显示,9月金融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多项指标持续回暖,体现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强化。

  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数据,7、8、9三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分别增加6790亿元、1.25万亿元、2.47万亿元,总量明显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也是历年9月统计数据的高点。

  数据显示,9月份新增的2.47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中,1.35万亿元都是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一半。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董希淼:9月份企业部门贷款增长更加明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一半,一方面显示前期出台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正在落地见效,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企业长期投资意愿的提升,对未来经济形势的看法较为积极。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六大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六家银行今年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前三季度新增贷款总和超过9.53万亿元。

  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 田枫林:今年我们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坚持靠前发力。前三季度,我们的制造业、科创、绿色等领域的贷款增幅都超过了35%,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增长近六成,充分发挥了国有大行的“头雁”作用,有力支持了经济大盘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