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曲艺事业焕发勃勃生机
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系列活动“花落”宿迁以来,“乡音乡韵乡情”——中国曲艺之乡 (名城)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水韵河音精萃”——大运河流域非遗曲艺优秀曲目展演、“吴楚佳音雅集”——长三角评话评书名家新秀展演等分项活动接连上演,书写了中国曲艺的华彩篇章,也展现了宿迁文源之深、文脉之广、文气之足。
生生不息,曲艺得到传承
她们被宿迁人的热情暖到了。
“宿迁观众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热情、懂戏。作为演员,和大家互动得很开心。”一曲唱完,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柳琴戏省级传承人王晓红意犹未尽。时隔多年,再次来到宿迁表演的第十六届梅花奖获得者、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陶琪感慨宿迁变化太大,唯一没变的就是观众对曲艺的热情。
热情源于热爱。宿迁先后出现过10余种地方曲艺,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同时,宿迁曲艺演出市场活跃,年均开展“周末书场”“琴鼓村村行”等曲艺惠民演出近千场。
作为苏北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有着“大鼓状元”美名的牛崇祥率先在2017年把鼓书说唱搬上网络,通过网络直播“一个人唱一台大戏”。“坐等牛老师开播”成为他直播间近8万粉丝每天的期盼。
把苏北琴书传承当做毕生事业,74岁的“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银霞穿梭大街小巷,忙碌着教学。到宿城新区实验小学非遗苏北琴书班授课,每星期三节课;到宿迁市文化馆琴书班教学,每周三场……年复一年,如今跟张银霞学习苏北琴书的学员遍布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