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的逻辑︱雄性天堂鸟为什么这样艶丽?

毛色艶丽的天堂鸟。图源澎湃新闻

  中评社北京10月26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1522年,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的船队结束远洋旅行,回到西班牙。除了供贵族老爷们消遣的奇谭,他们还带回了许多生物标本,其中有几件采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丛林的鸟类标本。这些鸟儿羽毛绚烂夺目,却没有脚。于是欧洲人想当然地认为,它们一定可以一直在天上飞,累了就在风中睡觉,因为不需要落地,所以没有脚。据说当地人认为这种鸟儿来自天堂,所以也叫做“天堂鸟”,中文也有翻做“极乐鸟”的。

  毫无疑问,天堂鸟引发了博物学家的极大兴趣。随着观察的深入,他们发现:这种鸟儿并非来自天堂,而是热带丛林常见的鸟类;它们也不是没有脚,只是在制作标本时斩去了双脚而已。然而,关于天堂鸟的谜团并没有完全解开。

  动物学家们发现,当年惊艶了西班牙王室的华丽羽色主要来自雄性天堂鸟,雌性天堂鸟则往往平平无奇。为什么雄性天堂鸟要这样艶丽?雌雄之间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其中的逻辑何在?

  正是这些疑问,吹响了雌雄二态性(sexual dimorphism)研究的号角。

  同一种生物的雌雄两性,在外表和行为上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这就是雌雄二态性。许多动物都有雌雄二态性现象,包括人类——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这就是最直观的雌雄二态性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男人和女人为什么不是一个样的呢?明明是同一种动物,生活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中,吃着相同的食物,应对着相同的生存挑战,为什么不采用统一的最佳形态,而是要进化出完全不同的形态和行为呢?在雌雄二态性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进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