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语中评:台湾高估自我重要性
中评社台中4月17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最快可能于5月启动“印太经济架构”(IPEF),但对于台湾积极表态参与,美国官方则模糊以对。“国政基金会”财政顾问施威全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推动该架构目的在于增进本身在印太地区的经贸利益,而台湾若加入,反而可能因为涉及政治敏感等诸多因素,适得其反。所以面对经贸议题,美国重视北京的程度仍相对高,台湾则高估了自我重要性。台美关系从来不是美国的重点。
施威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硕士、伦敦大学伯贝克法律学校博士,在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时间担任简任秘书,曾任“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副执行长、新北市经济发展局长等职。
美国主导IPEF传出最快5月份启动,具体细节仍不明朗,据信将强调4大领域合作,包括贸易、供应链、基础建设与洁净能源等,普遍被解读是在对抗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RCEP等,也因此让东协国家反应冷淡,台湾方面则相对积极表态有意参与,不过美方对于是否纳入台湾则态度模糊。
施威全表示,美国推动IPEF主要是为了与中国争夺印太区域的经贸主导权,尤其当北京已推动RCEP、一带一路之下,美国更有出招制衡的压力,所以IPEF主要目的在于,增进美国本身在印太地区的经贸利益,因此贸易活动是重点,并非要藉由印太经济架构去围堵中国,在上述前提之下,美国让台湾加入机率自然较低。
他并提到,其实台湾经常高估了本身对美国的重要性,台湾在美国外交政策的位阶,并非台湾方面可以左右,不应一厢情愿,必须理性看待美国的出发点。回过头来看拜登政权的立场,从拜登上任后宣布的4大优先施政,包括化解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冲击、环境及种族公平,没有一项是外交。而台美关系是外交的一部分,所以从拜登政权的优先次序来观察,大概就能了解台湾在美国眼中的位置,台美关系从来不是重点。
另外,施威全说,美国从奥巴马时代就在倡议重返亚洲,一直到特朗普、拜登的印太战略及印太经济架构,都是类似的主张与口号,就表示说,其实美国从头至尾的外交重心仍然一直在欧洲。当然现在有一部分的力量随着中国崛起,逐渐在印太区域布局,但要明白的是,美国跟中国虽然是竞争关系,但双方互动的本质仍然是合作,而非争个你死我活。
他指出,所谓中美关系紧张,从来不是什么价值观的问题,美国跟中东国家的价值观大相径庭,可是有因为价值观而关系紧张吗?所以中美之间的关系紧张,其实一直是经济上的关系,其中的重点就是贸易,才会有所谓美中贸易战的说法,可是贸易战的本质仍然贸易,两边还是要做生意,贸易的前提就是要合作。
而整个印太关系也不是美国外交的首重之重,施威全表示,美国在思考整个印太关系的时候,还必须方方面面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国情,最主要还是如何将美国的经贸利益最大化,在满足以上条件后,美国才会考虑到台湾。
综上所述,施威全认为,美国面对台提出的要求很难有具体的回应,若不出意料的话,美国对台湾会采取一贯的口头安抚,例如再派个访团来访,或者再安排参议员来访问台湾之类的,一方面不跨越美中之间的一中红线,另一方又让台湾可以做做文章,至于台湾能否加入IPEF,答案或许也就不了了之。
中评社台中4月17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最快可能于5月启动“印太经济架构”(IPEF),但对于台湾积极表态参与,美国官方则模糊以对。“国政基金会”财政顾问施威全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推动该架构目的在于增进本身在印太地区的经贸利益,而台湾若加入,反而可能因为涉及政治敏感等诸多因素,适得其反。所以面对经贸议题,美国重视北京的程度仍相对高,台湾则高估了自我重要性。台美关系从来不是美国的重点。
施威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硕士、伦敦大学伯贝克法律学校博士,在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时间担任简任秘书,曾任“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副执行长、新北市经济发展局长等职。
美国主导IPEF传出最快5月份启动,具体细节仍不明朗,据信将强调4大领域合作,包括贸易、供应链、基础建设与洁净能源等,普遍被解读是在对抗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RCEP等,也因此让东协国家反应冷淡,台湾方面则相对积极表态有意参与,不过美方对于是否纳入台湾则态度模糊。
施威全表示,美国推动IPEF主要是为了与中国争夺印太区域的经贸主导权,尤其当北京已推动RCEP、一带一路之下,美国更有出招制衡的压力,所以IPEF主要目的在于,增进美国本身在印太地区的经贸利益,因此贸易活动是重点,并非要藉由印太经济架构去围堵中国,在上述前提之下,美国让台湾加入机率自然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