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历来最关注青年发展的报告

  中评社北京10月24日电/

  来源:大公报作者:吴学明

  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对现阶段香港面对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香港开新篇描绘出了务实可行,幷充满远见的蓝图。

  笔者认为,这既是一份属于香港特区的施政报告,更是属于香港青年的施政报告。为何这样说?施政报告当中一章“青年兴则香港兴”内列出超过20项涵盖青年学业、就业、创业、置业等不同范畴的政策,是特区政府积极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的要求,对于香港青年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施政报告中的青年政策分为“助教育增能”及“青年发展”两个部分,具体措施包括提升资助大学课程质素、内地大学升学资助计划、延长学生免息延迟偿还贷款、青年参与倡议计划、青年就业/创业资助计划等。

  毫无疑问,这份施政报告是回归以来最关注青年所面对各种问题的施政报告。报告明确指出,民青局会在今年内公布首个版本的“青年发展蓝图”,勾画政府对青年发展工作的理念、目标和行动;更会吸纳更多青年人参与公共事务,加强青年与政府互动互信,让青年可以更直接、更具体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与地区建设之中。

  青年是香港走向由治及兴关键期的一个题眼,只有做好了“这一题”,香港发展必将更加兴盛。   创新科技是香港未来发展的主要引擎,然而社会上却有小部分人质疑“香港搞创科究竟行不行?”对此,施政报告作出了清晰的回答,特区政府会在今年内推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幷推出多项政策措施,包括设立100亿元“产学研1+计划”,由明年开始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有潜质成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积极向内地和海外推广香港的新机遇,目标是未来五年吸引不少于100间具潜力或代表性的创科企业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包括至少20间龙头创科企业,为香港带来过百亿元的投资,幷创造以千计的本地就业职位。

  单看这些数字,已让市民感受到特区政府推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着力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决心,政府的魄力与决心更进一步加强了市民对前景信心。

  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是香港不断增强发展动能的重要抓手,特区政府将成立由行政长官担任组长、三名司长任副组长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从策略和宏观角度推进及督导跨局工作,加强与内地机构沟通,幷定期举行国家政策解读活动。特区政府更会善用已提升的粤港、港深合作机制,深化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对接,亦会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和深港河套等重大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的开发建设。

  这些举措清晰反映特区政府明白到,香港特区必须牢牢抓住国家发展大局带来的历史机遇,唯有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才能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中评社北京10月24日电/

  来源:大公报作者:吴学明

  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对现阶段香港面对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香港开新篇描绘出了务实可行,幷充满远见的蓝图。

  笔者认为,这既是一份属于香港特区的施政报告,更是属于香港青年的施政报告。为何这样说?施政报告当中一章“青年兴则香港兴”内列出超过20项涵盖青年学业、就业、创业、置业等不同范畴的政策,是特区政府积极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要特别关心关爱青年人的要求,对于香港青年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施政报告中的青年政策分为“助教育增能”及“青年发展”两个部分,具体措施包括提升资助大学课程质素、内地大学升学资助计划、延长学生免息延迟偿还贷款、青年参与倡议计划、青年就业/创业资助计划等。

  毫无疑问,这份施政报告是回归以来最关注青年所面对各种问题的施政报告。报告明确指出,民青局会在今年内公布首个版本的“青年发展蓝图”,勾画政府对青年发展工作的理念、目标和行动;更会吸纳更多青年人参与公共事务,加强青年与政府互动互信,让青年可以更直接、更具体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与地区建设之中。

  青年是香港走向由治及兴关键期的一个题眼,只有做好了“这一题”,香港发展必将更加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