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台湾光复77周年 巡回展雾峰林家揭幕
中评社台中10月24日电/为纪念台湾光复77周年,“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展”巡回第41站,10月23日在代表台湾民众抗日及追求复归祖国历史意义的台中雾峰林家宫保第举办开幕暨光复纪念活动。岛内各地抗日志士后人及有志之士,在秋雨的午后齐聚共同纪念。
本次纪念活动由辜金良文化基金会、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台中市雾峰林家文化资产维护推广协会、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李苍降教育基金会、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联合主办。中国标准草书协会、台湾民众文化工作室、苗栗客家艺术剧团协办,作家蓝博洲策展。
展览呈现1895至1945年五十年间台湾民众在各个阶段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牺牲与光荣历程,不仅说明了台湾人在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不曾当过一天“顺民”,更通过反殖民与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两岸中国人脐带相连与民族命运的连带。
有台湾第一家族之称的雾峰林家第九代后人、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创会会长林光辉在活动现场朗读抗日志士丘逢甲的《春愁》一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他说,从忧愁、春愁到“张灯结彩喜洋洋,光复歌儿大家唱”的过程牺牲了几十万人,这是台湾人反殖民、唤祖国的历程。自1884年中法战争开始,历经对抗日帝殖民统治,抗日战争,到台湾光复,雾峰林家所代表的反侵略及祖国意识,一直是台湾民众抵抗外来侵略的主流意识。这段真实历史长期遭到岛内政客扭曲,林光辉对此表示,“人间悲剧之一,莫过于子孙不识乃祖,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憾事重演,这也是台湾光复、民族复归统一的重要意义。”林光辉表示,纪念台湾光复的旗帜今天在雾峰林家再次升起,实是告慰先人,批判岛内“台独”不肖政客,激励后世有志之士,深具现实斗争意义。林光辉以南宋诗人陆放翁的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为发言总结。
主办单位代表,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会长,抗日家族屏东佳冬萧家后人萧开平表示,今天是属于台湾人的光荣纪念日,也是两岸中国人的光复纪念日。日本殖民统治50年来,数十万台湾人在抗日斗争中牺牲,更有数以万计的台湾青年在日本侵华战争后奔赴祖国参加抗战,台湾光复的意义一是脱离殖民统治、二是民族统一,这是不可抹灭的历史事实。台湾光复的是两岸中国人共有的历史记忆,也是两岸中国人民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反殖民胜利的重要历史,但是岛内“台独”当局不敢纪念这个日子,甚至要在各方面消灭、扭曲这个属于两岸人民的历史记忆,因此我们要与民众一同纪念这个光荣的历史,同时告诉年轻族群,自己的历史要靠自己找回来。他又说,雾峰林家反抗殖民侵略、坚持祖国路线的牺牲历史,可以说是半部包括中国近代史在内的台湾人民寻求祖国统一的反抗史,不了解雾峰林家的历史,等于不知道真正的台湾史与台湾民众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样还能说自己爱台湾吗?
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总会长周弘奇在致词中表示,台湾光复后许多志士不忍民族因内战再度分裂,纷纷投入反内战、推动民族统一的时代运动,却在过程中受难,这是历史遗留的悲剧。两岸的中国人在苦难的历史进程中总能不断地前进与克服苦难带来的分裂,台湾光复的纪念意义就是要台湾人再次正视民族分裂之苦、珍视两岸和平的重要性,唯有两岸统一,才能找回真正的历史正义。
前台中县文化局局长陈志声表示,在雾峰林家举办纪念台湾光复77周年,特别具有重大意义。雾峰林家是日据时期反殖民运动重镇,同时历史地看,在台湾的中国人追寻复归祖国的运动,几乎出自于雾峰林家所发动的反抗殖民、回归祖国的反对运动。他说,纪念台湾光复的现实意义,也意味着台湾民众期待着一个台湾光再光复、祖国再统一的运动。
彰化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邱守榕感慨地说,长期以来岛内的历史教育扭曲了真实的历史内容,年轻一代被剥夺了学习真实历史的机会,使得台湾成了没有历史的反智的社会,我们的先辈在日据时期受不平等的奴化教育,难道现在还要被迫着学习残缺的历史吗?纪念台湾光复的意义,就是要将台湾民众为了抵抗殖民、为了民族统一而斗争的历史荣光完整地还给后世子孙。
东海大学社会系教师锺有良也表示,在他的教学场域中感到真实历史的丧失与扭曲,反殖民与台湾光复的纪念展的意义,不仅是抵抗历史的扭曲与遗忘,也为台湾民众进行着重要的历史补课。
主办单位表示,本次展览在岛内展出抗日历史是图文展的巡回第41站,持续在两岸各地及岛内各乡镇、学校中巡展,让“反殖民与台湾光复”的历史之声在两岸不断传唱。活动最后在1970年代追求祖国统一的民歌《美丽岛》歌声中圆满民结束。
中评社台中10月24日电/为纪念台湾光复77周年,“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展”巡回第41站,10月23日在代表台湾民众抗日及追求复归祖国历史意义的台中雾峰林家宫保第举办开幕暨光复纪念活动。岛内各地抗日志士后人及有志之士,在秋雨的午后齐聚共同纪念。
本次纪念活动由辜金良文化基金会、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台中市雾峰林家文化资产维护推广协会、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李苍降教育基金会、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联合主办。中国标准草书协会、台湾民众文化工作室、苗栗客家艺术剧团协办,作家蓝博洲策展。
展览呈现1895至1945年五十年间台湾民众在各个阶段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牺牲与光荣历程,不仅说明了台湾人在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不曾当过一天“顺民”,更通过反殖民与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两岸中国人脐带相连与民族命运的连带。
有台湾第一家族之称的雾峰林家第九代后人、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创会会长林光辉在活动现场朗读抗日志士丘逢甲的《春愁》一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他说,从忧愁、春愁到“张灯结彩喜洋洋,光复歌儿大家唱”的过程牺牲了几十万人,这是台湾人反殖民、唤祖国的历程。自1884年中法战争开始,历经对抗日帝殖民统治,抗日战争,到台湾光复,雾峰林家所代表的反侵略及祖国意识,一直是台湾民众抵抗外来侵略的主流意识。这段真实历史长期遭到岛内政客扭曲,林光辉对此表示,“人间悲剧之一,莫过于子孙不识乃祖,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憾事重演,这也是台湾光复、民族复归统一的重要意义。”林光辉表示,纪念台湾光复的旗帜今天在雾峰林家再次升起,实是告慰先人,批判岛内“台独”不肖政客,激励后世有志之士,深具现实斗争意义。林光辉以南宋诗人陆放翁的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为发言总结。
主办单位代表,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会长,抗日家族屏东佳冬萧家后人萧开平表示,今天是属于台湾人的光荣纪念日,也是两岸中国人的光复纪念日。日本殖民统治50年来,数十万台湾人在抗日斗争中牺牲,更有数以万计的台湾青年在日本侵华战争后奔赴祖国参加抗战,台湾光复的意义一是脱离殖民统治、二是民族统一,这是不可抹灭的历史事实。台湾光复的是两岸中国人共有的历史记忆,也是两岸中国人民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反殖民胜利的重要历史,但是岛内“台独”当局不敢纪念这个日子,甚至要在各方面消灭、扭曲这个属于两岸人民的历史记忆,因此我们要与民众一同纪念这个光荣的历史,同时告诉年轻族群,自己的历史要靠自己找回来。他又说,雾峰林家反抗殖民侵略、坚持祖国路线的牺牲历史,可以说是半部包括中国近代史在内的台湾人民寻求祖国统一的反抗史,不了解雾峰林家的历史,等于不知道真正的台湾史与台湾民众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样还能说自己爱台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