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胜文挺朱立伦 疾呼两岸路线勿走极端
中评社台北9月22日电/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9月25日投票,进入倒数阶段,目前呈现前主席朱立伦与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对决的态势。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今日再度脸书发文呼吁支持朱立伦,强调朱是“最大公约数”。连并聚焦两岸路线,指出从他的父亲连战,到马英九、朱立伦、前高雄市长韩国瑜,都是采取稳健的路线,主张以正面的态度,积极推动两岸各项交流。
连胜文警告,国民党现在不只是面对民进党,更麻烦的还有虎视眈眈的民众党,“无时不刻都想挖我们墙脚”一旦国民党被贴上标签,被社会认定在两岸议题上,属于光谱上极端的路线,那2022年选举注定会失焦,也可能导致不少国民党人跳船至民众党。
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9月25日投票,四位侯选人包括现任党主席江启臣、前主席朱立伦、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前彰化县长卓伯源。
连胜文脸书全文如下:
我支持朱立伦市长担任国民党主席,除了我因为私人因素无法参选,最重要的是朱市长说服我,他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带领国民党面对未来的严酷挑战,特别是2022年全国性的选举!
朱市长做过桃园及新北市的首长共16年,其中治理600多万人口,而他最具有说服力的一句话,即是“我担任行政首长期间,几乎每一天都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
而国民党自从2020年败选之后,整个重建的过程正进入深水区,面临许多困难的问题,包括党中央各部门以及与地方的整合,国民党与各种民间团体的合作、资源募集、青年参政、两岸及美日关系,以及最重要的,2022年大选的提名、布局以及辅选的策略!
以新竹县为例,民进党出了狠招,想透过新竹县市合并,拿下国民党新竹县这个堡垒!若真的合并,则民众党可能派出颇受欢迎的候选人,而民进党现任新竹市长亦将参战,而国民党除了现任新竹县长之外,新竹市亦有众多党内同志积极争取提名,在内外交迫的情况下,实在很难想像,不了解地方生态,最重要的是不论胜败,没有参选经验,也没有足够的全国辅选经验的人,要如何处理这种高度复杂及困难的问题,并最终取得胜选?
2022本应是对民进党的#不信任投票,或是比较地方首长及民意代表施政表现或服务品质的选举,一但被升高为“国家认同”之战,恐怕会有大量中间或浅蓝的选民,流向民众党,而国民党若只能靠深蓝的基本盘,将会使我们县市首长及议员选举陷入极大困境!而没有2022,又怎么可能会有2024?
而在两岸方面,从我父亲开始,到马“总统”及其后的“总统”候选人朱立伦及韩国瑜市长,国民党都是采取稳健的路线,并主张以正面的态度,积极推动两岸各项交流!而韩国瑜市长在竞选“总统”时,其追求 #两岸双赢的路线,亦是与党内主流意见一致!若有人因此认为“韩国瑜太弱”,我绝不认同!
面对两岸议题,国民党就像是走钢索一样,过与不及都不行!我们必须考量台湾社会现状,及地缘政治的风险,而努力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过去一年,我不认同党中央的其中一点,就是我认为国民党已全面撤守两岸议题,并自愿放弃主导两岸议题的机会与能力,甚至因为害怕被抹红,错失了许多有利于两岸发展的良机!而我虽然是国民党内极少数不怕被抹红的人,但我却依然担心,国民党未来不再稳扎稳打,而开始躁进!
个人与张亚中教授看法不同之处,即在于张教授认为九二共识仅能处理“事务性的问题”,但我却认为事务性问题是两岸现阶段最重要的议题,若事务性问题都无法解决,又如何能碰触更困难的政治性问题?
民进党执政,两岸关系至少倒退20年!我认为在疫情趋缓之后,国民党真正该做的,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推动两岸在社会各层面的交流,特别是在#历史文化与#青年领域,透过双方正面的互动,重新建立起台湾社会,特别是年轻人的民族认同,才能反制民进党去中国化意识形态的洗脑!
以我参与并推动#两岸交流这十几年来的经验,我认为唯有国民党执政,才有可能真正推动两岸官方的合作,例如马“总统”时代签署的ECFA以及23项合作协议!
大陆官方是讲究实力原则的,亦即只有国民党执政,对岸才真正有可能与“我方”商讨实质性的议题!在野时任何倡议,若无法执政,恐怕也难有实现的机会!
其实每一个党主席候选人都有优缺点,也有令人喜欢或不满的地方,但加加减减之后,朱立伦就变成一个“#最大公约数”,亦即他或许不完美,但你至少可以接受,也因此得以避免党内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及内耗,让全党上下能全力面对未来的挑战!
恳请各位党员仔细思考国民党的现状,在9/25那天,由你来决定国民党的命运!
中评社台北9月22日电/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9月25日投票,进入倒数阶段,目前呈现前主席朱立伦与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对决的态势。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今日再度脸书发文呼吁支持朱立伦,强调朱是“最大公约数”。连并聚焦两岸路线,指出从他的父亲连战,到马英九、朱立伦、前高雄市长韩国瑜,都是采取稳健的路线,主张以正面的态度,积极推动两岸各项交流。
连胜文警告,国民党现在不只是面对民进党,更麻烦的还有虎视眈眈的民众党,“无时不刻都想挖我们墙脚”一旦国民党被贴上标签,被社会认定在两岸议题上,属于光谱上极端的路线,那2022年选举注定会失焦,也可能导致不少国民党人跳船至民众党。
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9月25日投票,四位侯选人包括现任党主席江启臣、前主席朱立伦、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前彰化县长卓伯源。
连胜文脸书全文如下:
我支持朱立伦市长担任国民党主席,除了我因为私人因素无法参选,最重要的是朱市长说服我,他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带领国民党面对未来的严酷挑战,特别是2022年全国性的选举!
朱市长做过桃园及新北市的首长共16年,其中治理600多万人口,而他最具有说服力的一句话,即是“我担任行政首长期间,几乎每一天都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
而国民党自从2020年败选之后,整个重建的过程正进入深水区,面临许多困难的问题,包括党中央各部门以及与地方的整合,国民党与各种民间团体的合作、资源募集、青年参政、两岸及美日关系,以及最重要的,2022年大选的提名、布局以及辅选的策略!
以新竹县为例,民进党出了狠招,想透过新竹县市合并,拿下国民党新竹县这个堡垒!若真的合并,则民众党可能派出颇受欢迎的候选人,而民进党现任新竹市长亦将参战,而国民党除了现任新竹县长之外,新竹市亦有众多党内同志积极争取提名,在内外交迫的情况下,实在很难想像,不了解地方生态,最重要的是不论胜败,没有参选经验,也没有足够的全国辅选经验的人,要如何处理这种高度复杂及困难的问题,并最终取得胜选?